聽新聞
test
0:00 /
0:00
社群平台封鎖川普 媒體:應一視同仁
推特、臉書等社群媒體封鎖川普後,是否也該對其他有爭議的國家領導、及公眾人物一視同仁?媒體評論認為,雖然認同社群平台封鎖川普的行動原因,但是社群平台上仍有許多不斷散佈暴力、歧視言論的組織領導人,甚至國家領導人,如果平台要實施管制,應該要以相同準則封鎖,而非只針對川普。
封鎖應一視同仁
Vice報導評論指出,川普並不是第一個在社群網路上一直宣傳白人至上主義的人,還有更多有影響力的公眾人物,甚至他國的領導人,也同樣利用社群平台在散佈煽動性的言論。
因此,如果要真正監管有害的社群內容,應該要一視同仁的處理,而非只是針對川普或,尤其在許多新興國家,言論自由仍受到危害和壓制,記者受到監管和不平等待遇,作為重要新聞來源和交換平台,社群平台應該要不論身份或國籍,只要散佈假消息都要有相對的封鎖措施。
煽動性言論激化對立
根據無政府組織《仇恨言論調查計畫》的分析指出,除了川普以外,還有許多他國政客使用社群媒體傳播危險言論,而這些言論會激化對立,演變成暴力事件。以印度民族主義黨派賈納塔黨為例,印度對於穆斯林的仇視氛圍,有一部分是因為該黨或者黨內政要不斷在社群平台上鼓吹的結果,如該黨的立法委員曾公開說道,應該對羅興亞穆斯林移民開槍,並且夷平清真寺,而此言論是被其他外媒揭發後,群眾對臉書施加壓力,臉書才封鎖該官員的帳戶。
由於印度民族主義者的鼓吹,造成2013年的墨沙發那加流血衝突,有62人因此喪生。評論認為,既然臉書和推特等平台積極封鎖了川普的言論,應該也要對他國領導人或者政要用一樣手段,而非因為顧慮經濟和政治考量,採取不同標準。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