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回歸一中政策 雪藏台灣牌

告別高調行事的川普政府,台灣即將迎來盟友的新領導路線,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上台後內外挑戰眾多,外交政策可能先抓大方向,雖不至於立即扭轉對中關係,但放緩台灣議題、對台熱度驟減卻是可預料之事,台灣民眾也得適應美國政府回歸「一個中國」政策之後的低調路線。
拜登已經多次表態,先處理國內新冠肺炎與經濟衰退問題,外交政策上,他談得最多的,不是中國大陸,而是氣候變遷與美國國際領導地位的挑戰,可以理解,拜登會著重內政、重建多邊,台灣固然能找尋合作機會,但實際上台灣恐非存在美國優先順序的工具箱中。
拜登在最近一次回應龐培歐解除美台交往限制時,說的是回歸支持和平解決兩岸議題,以符合台灣人民願望與最大利益;落實台灣關係法以及美國對一中政策的承諾。拜登清楚表態回歸一中政策基調,並未藉機另扯中國大陸。
美中關係正當建交以來最為低盪之際,北京對拜登政府「聽其言、觀其行」,雖稱不上善意但也絕非敵意,拜登沒必要也沒理由如美國總統川普急於兌現競選政見,一上任就挑戰中國大陸。
川普對中強硬,除了發動貿易戰,就任總統前公開挑戰一中政策合理性;國務卿龐培歐稱「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廢除美台交往限制,貌似都在打破框架,創造新的對台政策基礎。
國務院卻是立場明確數度重申,對台立場緊扣依循台灣關係法、美中三公報與六項保證的一中政策基礎;國務次卿柯拉克推特稱台灣為「自由國家」,不久後刪除該推文。這些如何能算突破?
高層官員訪台、廢除美台交往限制,固然都是台方企盼已久的目標,但美方敲鑼打鼓,難道不是做給對岸看?台灣執政黨樂得拿「親美」做文章,在野黨還跟著「比誰親美」。
可以預期,美台合作不致倒退,但可能由高調轉低調,因此要用美國政府公開說了什麼、做了什麼,來判斷雙邊關係優劣的政客們可省省口水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