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的伊朗政策 重回協議、啟動談判、維持區域穩定

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選前曾說,若伊朗恢復遵守核協議內容,美國將重新加入協議,啟動後續談判,並且取消現任總統川普對伊朗的制裁;拜登選後的最新專訪中表示將維持這項觀點,「這很難,但沒錯。」
伊朗核協議(Joint Comprehensive Plan of Action)由伊朗、美國、中國大陸、俄羅斯、英國、德國與法國在2015年簽署,就限制伊朗發展核武及解除相關制裁達成共識;川普上任後隔年單方面宣布退出,並稱這是糟糕協議,美國恢復對伊朗制裁,阻止伊朗石油出口。
伊朗持續累積濃縮釉,並發展導彈為回應,對區域和平帶來影響。
拜登說,對於精密導彈和區域不穩的討論很多,事實上,要維持該區域穩定最好方式,是應對核子計畫;若伊朗擁有核武,將會給沙烏地阿拉伯、土耳其、埃及等鄰國帶來巨大壓力,迫使他們也獲得核武,將導致美國必須在該地區建立核能力。
對拜登團隊來說,伊朗持續發展核武,將直接威脅區域安全和美國國家利益等。
拜登提到,將與盟國和盟友協商,進行談判且達成後續協議,以約束和延長對伊朗的核武約束,解決導彈問題。
「美國始終可選擇在必要時取消制裁,伊朗很清楚這一點。」拜登說。
在伊朗問題上,伊朗外交部長扎里夫(Javad Zarif)上月17日表示,有意恢復繼續執行伊朗核協議,對此毋需談判,被解讀為向拜登釋出善意,但是,伊朗核武科學家法克里薩德(Mohsen Fakhrizadeh)27日遇害,可能讓問題複雜化。
伊朗官方認為,這起暗殺行動由以色利所為、美國暗挺,若伊朗採取報復行動,引發區域衝突,將為美伊重返談判桌增添難度。
拜登1日晚間接受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訪問,雖談到伊朗政策,但並未觸及這起暗殺事件對伊朗政策造成的影響。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