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抗疫決策 公衛國安官員很快達成共識卻難說服川普

美國超過700萬人確診新冠肺炎,「水門案」資深調查記者伍華德(Bob Woodward)新書「震怒」(Rage)披露 ,川普在2月7日告訴伍華德他的治國心得:「每扇門背後都有炸藥」,如今看來成了川普應對疫情失敗的最佳寫照。
伍華德說,當時的川普也許形容的是外在環境的挑戰,但真正的炸藥不是病毒,是川普自己,他過度放大自己、組織失敗、缺乏紀律、不信任自己選擇的專家和官員、試圖破壞美國制度、無法撫慰及治癒人心,不承認錯誤,也不做功課。
伍華德從尼克森起,訪問歷任總統並出書,他以「活生生的悖論」形容川普,並說川普「不是當總統的料」。
但川普自我評價極高,他7月告訴伍華徳,疫情都在控制中,他給自己對抗疫情評分為A,若疫苗或療法及時開發成功,可以評為A+,也許是看到中國大陸和俄羅斯競相公布疫苗研發進度,川普找來疫苗研發小組,下令10月疫苗要問市,專家當場告知不可能;川普也多次抱怨,不是他做得不夠好,是外界蓄意批評,只想看他落選。
根據伍華德所述,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主任芮斐德(Robert Redfield)、全國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所長佛奇(Anthony Fauci)和白宮副國安顧問博明(Matthew Pottinger)都第一時間收到訊息,且非常清楚病毒的嚴重性;但在川普親信眼中,「病毒可能對選舉造成影響」,才是他們真正關注焦點。
芮斐德去年底接獲首份「中國大城市爆發不知名肺炎」的報告,他1月2日向白宮國安會報告,並向中方傳達派遣專家協助未果;博明的訊息比CDC更快,曾在中國大陸駐點採訪的博明,年初透過自己的資訊管道查證了解,當時就已掌握這項傳染病不只人傳人,還包括無症狀傳染,他判斷,這是高傳染性。
博明在內部會議說,「不能信任中國,你們看新加坡和台灣採取多麽積極的方法控制疫情,香港也是。」
博明和國安顧問歐布萊恩(Robert O’brien)都對病毒嚴陣以待,歐布萊恩年初不滿情報首長並未在每日例行簡報會向川普報告中國大陸爆發肺炎,一度考慮阻止川普和巴西總統訪問團見面,最後該訪問團有兩名成員確診。
當國安和公衛專家意見一致,全力防堵疫情,川普原本還能接受建言,同意禁止從中國大陸來的旅客入境,實施15天和30天降低傳染的行動指南,還力挺公衛專家,駁回財政部長米努勤(Steve Mnuchin)的反對意見;4月中旬,川普急於重啟國家挽救經濟,部分州長甚至在未達標準的狀況下貿然解封。
當7月疫情在南部爆發,川普堅稱疫情控制中,他給自己對抗疫情評分為A,若疫苗或療法及時開發成功,可以評為A+。
遭質疑明知川普淡化疫情卻不提早示警的伍華德,在新書中詳述他和川普18次對話內容,伍華徳建議川普及早全面動員、專心對抗疫情不要考慮競選,但川普聽不進去;倒是與川普交情深厚的參議員葛理漢(Lindsey Graham)勸川普「如何對抗病毒可能決定他的歷史定位」,讓川普在疫情初期採取大膽的防疫決策。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