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該回學校或遠距教學?開學在即 家長陷兩難
本周又是新學年的開始,但在新冠肺炎疫情壟罩之下,讓家長陷入兩難;該把孩子送到學校上課,還是待在家繼續遠距教學,許多家長認為兩者都不是好辦法。
允許家長選擇是否讓學童回到學校,給予學校和校車更多空間,得以保持社交距離。但在洛杉磯、費城和華府等地卻因疫情關係,卻又不得不至少在開學初期取消實體課程。
部分學區鑑於教師和家長的考量,考量混合兩種教學方式,一周至少有幾天必須到校上課。喬治亞州的切洛基郡(Cherokee County),儘管承受來自老師和家長的壓力,仍堅持一周到校五天;郡還拒絕遵守校內必須戴口罩的禁令,因此讓當地23%的家庭選擇讓學童待在家。
家長巴瑞特(John Barrett )認為:「學校至少必須規定戴口罩,但他們卻不願面對喬治亞州仍遭受病毒侵襲的事實。」由於女兒歐騰(Autumn)接受個人化的特殊教育,因此巴瑞特陷入兩難;害怕女兒到校染病,卻又擔心學習進度落後。
他說:「這是很關鍵的決定,不管我們怎麼選,都是輸的一方。」
此外,同時採用兩種教學方式的學區,不論是同時進行教學上的技術問題,或是學生評分的標準,都讓老師相當頭大。
有兩個兒子的家長丹妮絲‧戴爾林波(Denise Dalrymple)就算不願意,也只能將孩子送回學校。否則,她幾乎無法工作。
不過也有家長樂見學校重啟,三個孩子的母親賈姬‧泰勒(Jackie Taylor)說:「我和先生都在上班,小孩在家會打亂我們的步調。」
切洛基郡伍德斯托克(Woodstock)高中高一生家長,席亞娜‧歐納諾維奇(Siana Onanovic)決定讓兒子凱文(Kelvin)到校上課。因為他希望上的特殊科學和工程課程,並不提供網路課程。儘管如此,她仍持保留態度:「兩種方式,真的各有許多優缺點。」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