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還沒收到紓困金?快檢查是不是這5種原因

新冠肺炎第一波紓困支票已直接匯入約8000萬名美國人的戶頭,不過與預估截至9月發放紓困金給1億7100萬人相較之下,這個數字不到一半;同時政府也已開始郵寄紓困支票,如果民眾戶頭尚無直接匯入的款項,以下有五種可能原因。
1. 匯錯戶頭
若在最後一次報稅後更換銀行,紓困支票可能撥進前一家銀行,不過好消息是這只會稍微耽擱,直接存款應該會自動退回;一旦財政部發現錯誤,就會改寄支票。
2 資格不符
並非每個人都符合資格能收到紓困款項。紓困金發放取決於你在2018年或2019年報稅時的調整後總收入。
根據紓困法「CARES Act」,民眾若無社會安全號碼就不符合領取資格;如果你是美國公民有社安號碼,但與無此號碼的配偶共同報稅,那麼你就沒有獲得紓困金的資格。
3. 近年未獲退稅
許多未收到紓困金的消費者發現他們有個共同點:近年未獲退稅而是需要補稅。根據國稅局(IRS),如果你選擇自動從銀行扣款來繳稅,國稅局就無法取得資訊以撥發紓困金;國稅局會把紓困支票寄到你先前提供的地址。
4. 國稅局剛收到銀行資訊
城市-布魯金斯稅收政策中心(Urban-Brookings Tax Policy Center)研究人員珍妮特霍茲布拉特(Janet Holtzblat)表示,如果你希望更快獲得紓困支票,但還沒報稅,最好的辦法就是盡快報稅。
這項建議雖仍有用,但國稅局表示,如果民眾最近剛報稅,可能需要等上一段時間供國稅局作業。
5. 第三方扣押還債
如果你拖欠某些債務,例如學貸,或有賠償金未支付,銀行等第三方可能會扣押這筆錢來還債。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