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顏清標父親93歲辭世 罕見5代同堂傳佳話

網紅鳳梨開車遭槍擊影像曝光 歹徒囂張騎射冒槍火、路人掩耳逃

狂敲門1小時求救…住戶受不了報案 警破門見「裸男倒地」急送醫

嚴重毆打並活埋…立陶宛殘忍虐犬案 6萬人連署促加重虐待動物刑責

示意圖/AI生成
示意圖/AI生成

立陶宛日前一起遭人嚴重毆打並活埋的犬隻獲救事件引發社會關注,動保團體與民眾呼籲政府對虐待動物行為加重處罰,迄今有近6萬人簽署請願書,要求強化法律制裁力道。

立陶宛國家廣播電台(LRT)報導,6月中一隻名為高斯的狗在中部城鎮阿廖加拉(Ariogala)遭到嚴重毆打後被活埋,所幸在警方介入下成功獲救。立陶宛動物保護組織Nuaras負責人古斯泰提涅(Jurgita Gustaitiene)表示,這是她多年來見過最為殘忍的動物虐待案例之一。

古斯泰提涅指出,立陶宛現行法律對於動物虐待的認定標準不夠明確,導致部分案件難以適用刑法。即使動物受到嚴重傷害,只要未死亡,多數情況下僅會被處以行政罰款,而非刑事責任。

根據警方統計,今年截至目前,立陶宛已發生7起涉及動物重傷或死亡的刑事案件,去年同期為25起,前年則有46起,顯示整體趨勢逐漸下降。然而,僅屬行政處罰的虐待案件則有52起,較去年的46起略為增加。

依據立陶宛行政罰法,若動物面臨死亡或致殘風險,施虐者可被處以900至3200歐元(約新台幣3至11萬元)罰鍰。若造成動物死亡或嚴重傷害,依刑法可判處公共勞役、罰金、拘役或最長一年有期徒刑。

儘管如此,動保人士批評現行法規提供太多替代性處罰方式,使得實際判處徒刑的情形極為罕見。

一位長期關注動物權益的倡議者斯特拉茲迪涅(Asta Strazdienė)指出,即使刑期設為1年或2年,法院往往仍選擇罰金或其他替代處罰,導致刑罰威嚇力有限。她認為應該將刑度提高至4年,以加強執法機關的處罰依據。

本次請願書發起人主張將最低罰款提高至6000歐元(約新台幣20.5萬元),並設立至少2年有期徒刑,目前已得到逾6萬人連署支持。連署將於10月中截止,屆時請願書將提交給立陶宛國家食品和獸醫服務局(VMVT)與立陶宛國會審議。

虐待動物 罰款 立陶宛 死亡 動保團體

延伸閱讀

NBA/立陶宛中鋒若決定回歐洲 媒體曝金塊還是不虧

NBA/說好的約柯奇替補?立陶宛中鋒有意回歐洲 金塊補強恐破滅

蔡英文缺席民進黨全代會 趙少康:對賴清德投不同意票

外交證件失效與免簽逾期 中國外交官遭拒入境立陶宛

相關新聞

來自殖民地的時尚!6款流傳至今的異國時尚單品

19世紀時,拿破崙的士兵把印度的印花披肩當作遠征埃及的紀念品帶回歐洲,一時蔚為風潮,而後,英國開始量產並普及源自伊朗的佩斯利渦旋紋圖案(paisley,又稱喀什米爾圖,就是變形蟲圖案),將它印在模仿印度絲巾的土耳其紅棉布方巾上。一種具備多元文化背景的方巾就此誕生。1775年,英國禁止美洲殖民地進行紡織品印花。為了抗議這項政策,瑪莎.華盛頓特意製作了一條印有她丈夫喬治.華盛頓肖像的麻布方巾。第一條富有政治象徵與反抗意味的美國方巾就此誕生,這一層象徵意義也將永遠流傳。後來,受到西班牙農民和德國移民的三角領巾(fichus)啟發,美國牛仔也開始使用方巾來阻擋沙塵和陽光。

電玩即政治!曾被忽略的「女性玩家」性別經驗

「女性與少數族裔的玩家、遊戲工作者,是否有機會確實地被看見?是否有更包容的環境?怎麼樣才稱得上足夠?」

直視戰後的身體遺跡:日本藝術家石內都的遺物攝影

對現今的台灣大眾而言,荒木經惟(1940)、森山大道(1938)以及杉本博司(1948)等等,相信已是十分耳熟能詳的日本攝影家。而這一批在戰後,慢慢成長與發展,且獨樹一格的創作者中,石內都(1947)則是十分醒目且獨特的女性藝術家。石內都成長於美軍常駐所在的橫須賀,從小就直接目睹與體會到,戰後日本在駐日盟軍總司令(日本通稱為總司令部,廣泛使用英語縮寫「GHQ」稱呼)統御下的各種政治與社會現象。不過詮釋這些議題時,相較於新聞攝影傾向直接拍攝事件發生當下的「決定性瞬間」,石內都則是更擅長直視各種「暴亂」與重大衝擊後留下的各種痕跡。

工黨稅改惹議!英國首相施凱爾的政治危機?

施凱爾麾下工黨所走的非傳統路線,也體現在移民政策上。過去工黨對移民態度開放,鼓勵移民來刺激經濟,也會依人道主義而有較寬鬆的庇護政策。今(2025)年3月,改革黨在地方選舉席次大增、拿下許多原先保守黨盤據的席次。不久後施凱爾發表「重奪對移民制度控制權」白皮書,將工作簽證的薪資與技術門檻提高、增加雇主所要負擔的簽證費用、縮短畢業生簽證的居留期限,希望能降低淨移民人數、鼓勵雇主雇用本地人或培訓本土勞動力。

酷暑恐致死?研究曝氣溫升1度「心血管死亡風險增2%」 醫提醒4招自保

福斯數位新聞網報導,夏季氣溫飆升可能加重心臟負荷並造成嚴重影響,尤其已患有心血管疾病人士。最近一項針對6000多起的熱傷...

日本「米騷動」漲價風波趨緩?自民黨的政治難關還在後頭

時序進入到2025年7月,日本的令和米騷動也即將邁入一年。自從2024年中開始,日本當地就陸續出現缺米風暴,雖說後來此事已逐漸消解,卻轉變為米價暴漲,日本政府被迫釋出儲備米,還搞倒了一個農林水產大臣江藤拓。後來由小泉進次郎在2025年5月臨危受命接任農水大臣,之後打破過去JA(日本農協)壟斷白米物流通路的狀態,果然米價開始陸續下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