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偏財運很雷?四星座最近當心…射手投資翻車、他被親友害慘

超商買茶葉蛋掉地後竟撿起丟回鍋 他犯「1刑事罪」慘賠金額曝光

MLB/大谷加倍奉還自己的失分 雙安助道奇強壓教士

全球熱烘烘!上月創全球5月有紀錄以來第2熱 僅次於去年

歐洲聯盟氣候監測機構今天表示,2025年5月創全球有紀錄以來第2熱的5月,無論是陸地或海洋皆如此,全球升溫持續成為新常態。 歐新社
歐洲聯盟氣候監測機構今天表示,2025年5月創全球有紀錄以來第2熱的5月,無論是陸地或海洋皆如此,全球升溫持續成為新常態。 歐新社

歐洲聯盟氣候監測機構今天表示,2025年5月創全球有紀錄以來第2熱的5月,無論是陸地或海洋皆如此,全球升溫持續成為新常態。

路透社報導,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 ,C3S)在月度報告中表示,今年5月是地球有紀錄以來第2熱的5月,僅次於2024年5月,同時北半球3至5月也創下有紀錄以來第2熱的春季。

5月全球地表溫度平均較1850至1900年工業化前期高出攝氏1.4度。

5月中止連續異常高溫的紀錄,在此前22個月中有21個月平均溫度比工業化前期高了攝氏1.5度。不過,科學家表示,這次的中斷不太可能持續。

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主任布諾坦普(CarloBuontempo)指出:「雖然這可能給地球帶來短暫的喘息,但我們預期攝氏1.5度的門檻將於不久後再次被突破,因為氣候系統持續升溫。」

法新社報導,根據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的報告,上月全球海洋表面溫度來到攝氏20.79度,僅次於2024年5月,部分地區甚至出現前所未見的高溫。

報告中指出:「北大西洋東北部大片海域發生海洋熱浪,海水表面溫度創下歷史新高。地中海地區大部分海域也遠高於平均水準。」

海洋占地球表面積70%,在調節地球氣候方面扮演關鍵角色。受氣候變遷影響,海水表面溫度升高,造成颶風和風暴威力日增,帶來更嚴重的破壞和洪災。

報告中也指出,歐洲部分地區「經歷了1979年以來最乾旱的5月,降雨和土壤濕度都創下最低紀錄」。

英國正遭遇數十年來最嚴重的乾旱,丹麥和荷蘭也苦於降雨缺乏的情況。

高溫 熱浪 氣候變遷 暖化

延伸閱讀

土洋對作白熱化 3檔金融股外資丟、投信撿

所得稅申報展延 5月稅收大減近5成

航空三雄營收 寫最強5月

匯損衝擊 金控5月虧68億元

相關新聞

榮光傳承!「職棒先生」長嶋茂雄與美國大聯盟的時代淵源

在日本棒壇地位崇高的長嶋茂雄,已於6月3日病逝,享壽89歲。長嶋茂雄以「棒球先生」為棒球迷所知,球員時代身為巨人當家球星,被稱為「巨人先生」,隨著冠軍、獎項、成就的累積,進而有了「職棒先生」(ミスタープロ野球)的美譽。

唸出「台籍罹難者」之名:台人接力朗讀紀念碑,慰靈沖繩戰役

二戰終戰80週年,日本德仁天皇一家的慰靈之旅第二站來到沖繩縣。天皇一家先在6月4日造訪了沖繩戰役最後的激戰地點系滿市,慰問收納18萬人遺骨的納骨堂,以及銘刻超過24萬名罹難者姓名的石碑「和平之礎」,第二天一早又前往學童疏開(日文稱「学童疎開」)船「對馬丸」的慰靈碑及博物館,紀念這段在戰爭打到沖繩之前,為了疏散近1500名學童,卻遭美軍擊沉的悲劇。

電影如何記憶東德?紀錄片詩人再現共產時代景象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目前正在台中舉辦巡迴展(至6月30日),今年影展的焦點影人是德國紀錄片導演克普(Volker Koepp),觀看他的作品,對我而始終是一種奇妙的體驗——彷彿無論在德語區生活了多久、無論為讀了多少相關歷史,帶給我的衝擊都不及克普平緩淡然鏡頭下,寧靜帶過的幾幅地景、或是受訪人物自然流露的表情神色。

抱娃用餐店員主動提供「1服務」 5寶媽感動:眼淚要掉下來了

許多父母帶小孩到餐廳用餐時,總習慣先餵飽孩子,才輪到自己。日本一名5寶媽分享,日前她與丈夫到某間連鎖拉麵店吃飯時,店員看著夫妻倆抱著年幼的小孩,竟主動詢問是否需要分開上餐,貼心的舉動讓一直習慣「家人優先」的媽媽相當感動,忍不住驚嘆「眼淚都要掉下來了。」

今昔文化的碰撞!千年古城慶州「永久存放核廢料」 南韓經驗台灣能學?

慶州,這座歷史悠久的南韓古都,千年前即為朝鮮半島文化與商業中心,現在不僅保存著佛國寺與石窟庵等世界文化遺產,更見證佛教文化在韓半島的繁盛。特別的是,這座充滿古典氣息的城市,卻成為亞洲首座中低階核廢料最

章魚燒沒章魚!日本50年老店「漲價還換口味」 淚曝心酸原因

老婆餅沒有老婆,菠蘿包沒有菠蘿,大家都一定知道啦,但你有沒有想過,現在就連章魚燒,都已經沒有章魚?近年日本物價持續飆升,就連街頭的國民美食都開始抵擋不住。東京一間經營超過50年的小吃店,因貼出告示,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