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Google發出鐵粉邀請!意外曝光Pixel 10新手機亮相上市時間

會考志願選填/盤點雙北高中之最!從校風到外送規定…校友心聲、學校特色一次看

全身痠痛如遭輾壓…女大生因「慢性發炎」長期受苦 醫揭4元凶

大陸注資緬甸開採鉛礦 原住民部落抗議憂汙染環境

中國合資企業計劃在緬甸撣邦開採鉛礦,引發當地原住民不滿,數百名抗議者沿山坡來到一處洞穴般的龐大設施,那裡的巨型磨礦機已準備好研磨他們祖先家園的岩石以獲取鉛礦。

法新社報導,由於全球能源轉型需要電池,預計對鉛這種重金屬的需求將會增加,但是開採鉛礦可能會汙染環境。

緬甸帕拉當(Pradawng)部落族人高舉寫著「沒有透明度,沒有責任」的標語,24歲抗議領袖昆欽敏奈(Khun Khine Min Naing)說:「我們沒有計畫用祖先的遺產換取金錢或財富。…這片土地是我們部落的尊嚴。」

自2021年政變以來,緬甸飽受內戰蹂躪,分裂成一塊塊治理鬆散的地區,這些區域很容易被不受監管的採礦業者所利用,而鄰近的中國則渴望獲取緬甸能提供的礦產和金屬。

帕拉當是克耶族(Kayan)中一個鮮為人知的分支部落,據稱有約3000人,居住在緬甸東部的撣邦(Shan State)長達381年。

他們說,緬甸的四星公司(Four Star Company)與中國合作夥伴,計劃在他們位於貝貢鎮(Pekon)的村莊提吉克(Thi Kyeik)上游進行大型鉛礦開採活動。

重型機械於2月開始安裝,但部落族人說,開採計畫並未徵求他們的意見,擔心這項計畫會帶來有害的化學物質汙染該地區。

當地人封鎖道路阻止車輛通行,並揚言奪取礦業設備,不顧在緬甸這個集會權利通常取決於武裝警衛心血來潮的國家中,可能發生的暴力反擊。

昆欽敏奈說,族人要求先收回採礦計畫,直到內戰結束、得以讓文人政府審查計畫為止。

他告訴法新社:「我們只是在要求自己應得的原住民權利。」

緬甸 族人 原住民

延伸閱讀

芥菜種會啟動緬甸助人網 成立「希望之家」照顧震災失依童

陷牢獄逾4年…翁山蘇姬80大壽 兒全球徵集8萬條祝福

趙麗穎熱戀台灣名導!宅女變空中飛人 海外約會超甜蜜

為5萬被騙去緬甸!慘遭拘禁3個多月 台中婦獲救曝心聲

相關新聞

榮光傳承!「職棒先生」長嶋茂雄與美國大聯盟的時代淵源

在日本棒壇地位崇高的長嶋茂雄,已於6月3日病逝,享壽89歲。長嶋茂雄以「棒球先生」為棒球迷所知,球員時代身為巨人當家球星,被稱為「巨人先生」,隨著冠軍、獎項、成就的累積,進而有了「職棒先生」(ミスタープロ野球)的美譽。

唸出「台籍罹難者」之名:台人接力朗讀紀念碑,慰靈沖繩戰役

二戰終戰80週年,日本德仁天皇一家的慰靈之旅第二站來到沖繩縣。天皇一家先在6月4日造訪了沖繩戰役最後的激戰地點系滿市,慰問收納18萬人遺骨的納骨堂,以及銘刻超過24萬名罹難者姓名的石碑「和平之礎」,第二天一早又前往學童疏開(日文稱「学童疎開」)船「對馬丸」的慰靈碑及博物館,紀念這段在戰爭打到沖繩之前,為了疏散近1500名學童,卻遭美軍擊沉的悲劇。

電影如何記憶東德?紀錄片詩人再現共產時代景象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目前正在台中舉辦巡迴展(至6月30日),今年影展的焦點影人是德國紀錄片導演克普(Volker Koepp),觀看他的作品,對我而始終是一種奇妙的體驗——彷彿無論在德語區生活了多久、無論為讀了多少相關歷史,帶給我的衝擊都不及克普平緩淡然鏡頭下,寧靜帶過的幾幅地景、或是受訪人物自然流露的表情神色。

抱娃用餐店員主動提供「1服務」 5寶媽感動:眼淚要掉下來了

許多父母帶小孩到餐廳用餐時,總習慣先餵飽孩子,才輪到自己。日本一名5寶媽分享,日前她與丈夫到某間連鎖拉麵店吃飯時,店員看著夫妻倆抱著年幼的小孩,竟主動詢問是否需要分開上餐,貼心的舉動讓一直習慣「家人優先」的媽媽相當感動,忍不住驚嘆「眼淚都要掉下來了。」

今昔文化的碰撞!千年古城慶州「永久存放核廢料」 南韓經驗台灣能學?

慶州,這座歷史悠久的南韓古都,千年前即為朝鮮半島文化與商業中心,現在不僅保存著佛國寺與石窟庵等世界文化遺產,更見證佛教文化在韓半島的繁盛。特別的是,這座充滿古典氣息的城市,卻成為亞洲首座中低階核廢料最

章魚燒沒章魚!日本50年老店「漲價還換口味」 淚曝心酸原因

老婆餅沒有老婆,菠蘿包沒有菠蘿,大家都一定知道啦,但你有沒有想過,現在就連章魚燒,都已經沒有章魚?近年日本物價持續飆升,就連街頭的國民美食都開始抵擋不住。東京一間經營超過50年的小吃店,因貼出告示,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