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全國罷工近50天 損失數十億美元加劇社會混亂
受到巴拿馬國家社保基金改革,造成全國教師、香蕉業與建築業勞工持續罷工,於當地時間12日將進入第50天,引發嚴重的社會與經濟危機。
這場從4月23日發起的罷工抗議,起因是巴拿馬教師不滿政府通過「第462號法案」,改革國家社會保障基金將導致他們的退休金縮水,影響教師福利與生活。與政府多次溝通未果後,其他包括香蕉種植勞工、建築業、醫療人員、學生與原住民團體等先後加入罷工行列。
媒體「中美洲360」(CentroAmerica360)報導,連續的罷工抗議造成教育、建築和農業為之癱瘓,更因為生產停擺、交通封鎖導致許多地區糧食、藥品與瓦斯短缺,商家倒閉,民眾生活受到嚴重衝擊。
巴拿馬西北部的博卡斯德爾托羅 (Bocas del Toro)更是罷工災情的中心。官方表示當地經濟已「完全停擺」,失業率超過15%,已有5000名勞工遭解雇。
巴拿馬經濟暨財政部長查普曼(Felipe Chapman)坦言,當前的罷工抗議已經導致就業大幅流失;而且對國家經濟穩定的衝擊,與新冠疫情期間相當。
報導也指出,巴拿馬商會警告國家正面臨經濟崩潰,因為罷工抗議每天損失約6000萬至9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8億元至27億元)之間;巴拿馬全國企業委員會(Consejo Nacional de la EmpresaPrivada ,Conep)更估計,每天經濟損失高達1億美元。
巴拿馬全國企業委員會更呼籲政府,不應該再將這場危機視為單一事件,因為現在學生停課、醫療停擺手術延期、基礎建設中斷、數千家庭失去收入,社會結構已經搖搖欲墜。
迄今巴拿馬政府態度依然強硬,與罷工團體對話近乎中斷。教育部更強硬表態1萬5000名參與罷工的教師,因為曠職將無法領取薪資。面對國家危機,媒體分析巴拿馬大主教烏尤亞(Jose Domingo Ulloa)可能出面作為斡旋者,化解政府和社會的僵局。
媒體分析,這場罷工已非單純抗議社保法案,其他包括反對退休制度改革、被視為威脅國家主權的美國與巴拿馬雙邊協議,以及可能恢復的礦業特許權,多重訴求反映出國家與社會各界之間嚴重脫節。勞工權益、醫療、環境與主權等議題交互影響,在政府無法遏止愈演愈烈的抗議行動下,社會動盪已經衝擊到國家的每個角落。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