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一波三折!罷免李坤城案最終不送件 領銜人「雙手空空」赴選委會:已盡力

影/「阿家生蠔」老闆罵韓女星 稱「負面行銷促觀光」不介意負評

討好川普卻遭背叛 以伊衝突升高恐重創波斯灣國家經濟

日本LGBTQ+「東京驕傲」大遊行 逾300人TEAM TAIWAN走上街頭

日本規模最大的LGBTQ+活動「東京驕傲節」(Tokyo Pride)8日舉行從澀谷到原宿街頭的大遊行,台灣第5度組隊參加,駐日代表李逸洋(前排左3)、台灣紅絲帶基金會董事長涂醒哲(前排右4)、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創辦人許秀雯(前排左2)等人在出發點合影。中央社
日本規模最大的LGBTQ+活動「東京驕傲節」(Tokyo Pride)8日舉行從澀谷到原宿街頭的大遊行,台灣第5度組隊參加,駐日代表李逸洋(前排左3)、台灣紅絲帶基金會董事長涂醒哲(前排右4)、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創辦人許秀雯(前排左2)等人在出發點合影。中央社

日本規模最大的LGBTQ+活動「東京驕傲節」(Tokyo Pride)今天舉行從澀谷到原宿街頭的大遊行,台灣第5度組隊參加,300多人揮舞「TEAM TAIWAN挺台灣」的旗幟,以玉山構圖設計的花車沿路播放著歌手張惠妹「彩虹」等歌曲,吸引路邊民眾拍照、呼應。

以代代木公園為中心的驕傲嘉年華與遊行自2012年開始舉辦,除了2020、2021年因為疫情停辦之外,參加人數逐年成長,去年活動總動員27萬人、1萬5000人參與遊行,今年預計將再破紀錄。

今年起,活動名稱從「東京彩虹驕傲」改為「東京驕傲(Tokyo Pride)」,並配合全球推動LGBTQ+(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和酷兒等)權益的「驕傲月」,將活動延長為整個6月的系列活動。

展場除了有各大企業攤位外,也有推廣婚姻平權的團體、大學與政府單位設攤,以及婚紗業者、旅遊業者、提供同性伴侶各種法律諮詢的攤位等,相當多元。現場氣氛熱烈,許多家長帶著小朋友一同參與,從小培養多元平權的理念。

活動重頭戲大遊行於8日下午登場,台灣隊今年有300多人參與,包括從日本各地前來的台灣人,以及對台灣懷抱好感的外國友人。特別的是,也有不少旅日中國人加入台灣隊行列。

駐日代表李逸洋親自到場參與。他受訪表示,非常榮幸能與「TEAM TAIWAN」一同參與今年的遊行,共同展現台灣民主韌性與多元平權。

他指出,截至目前,全球已有近40個國家在全境或部分地區實施同性婚姻制度,大部分集中於歐洲,但是台灣在2019年率先完成立法與施行,成為亞洲第一個承認同性婚姻的國家,開啟亞洲婚姻平權的先例。

2019年專法施行當年度,台灣即有近3000對同性伴侶完成結婚登記,現在已有超過1萬2000對伴侶登記結婚。這個趨勢逐步擴展至亞洲,尼泊爾於2023年實現同婚,泰國則於2024年成為第3個亞洲同婚國家。這些成就反映出亞洲社會對於人權、多元與平等的意識正在提升。

李逸洋表示,事實上,台灣在推動民主化同時,也不斷深化性別平等與婦女權利保障。台灣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社會習俗性別指數(SIGI)」名列亞洲第1、全球第6。國會女性委員比例高達42%,軍中也有女性將領、艦長、戰機飛官,在中央與地方政府首長性別均衡,展現了制度與文化的進步。

他在2002年任行政院人事行政局長任內創設「金馨獎」,今年準備舉辦第24屆,每年都由行政院長親自頒贈,是台灣政府及地方政府推動性別平等最重要的獎項。

李逸洋指出,民間團體的努力也不可或缺,例如由前嘉義市長涂醒哲創設的台灣紅絲帶基金會,以及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長年推動HIV(人類免疫缺乏病毒)防治、性別教育與婚姻平權。今年第5度組團參與遊行,向世界分享台灣在性別平權與公共衛生上的進展與實踐,展現公私協力、持續創新的精神。

李逸洋表示,台灣將持續與國際社會攜手,推動自由、平等與多元共融的普世價值,促進對性別與性傾向差異的理解與包容,讓每個人都能勇敢追求幸福,無懼做自己。

涂醒哲表示,今年的台灣隊花車以「多元日常」為主題,特別邀請台灣知名服裝設計師、品牌WANGLILING創辦人汪俐伶構思8件設計款服裝,把台灣的特色半導體,與彩虹結合在一起。紅絲帶基金會今年再次與伴侶盟合作來到東京,台灣是亞洲第一個承認同婚的國家,對此非常驕傲,要來東京展現不只是Tokyo Pride,「台灣也很Pride」。

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創辦人許秀雯表示,伴盟的宗旨就是希望所有的人,不分性別、性傾向、性別認同,都可以自由戀愛、平等成家。伴盟2017年代理祁家威打贏了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奠定了兩年後同婚合法化的契機。

她表示,台灣非常珍貴的就是民主跟韌性,還有非常蓬勃的民間組織,由下而上,透過公部門 、私部門的合作來推動性別平權。越是艱難的世界局勢,越需要跟世界連結,這是為什麼台灣第5年來到東京遊行、走向國際,讓國際友人能夠認識到,台灣的多元如何在日常中實踐,民間團體蓬勃積極的力量,如何與政府合作,讓台灣成為一個更平等、更友善的國家。

日本規模最大的LGBTQ+活動「東京驕傲節」(Tokyo Pride)8日舉行從澀谷到原宿街頭的大遊行,台灣第5度組隊參加,台灣知名服裝設計師、品牌WANGLILING創辦人汪俐伶構思8件設計款服裝,把台灣的特色半導體,與彩虹結合在一起。中央社
日本規模最大的LGBTQ+活動「東京驕傲節」(Tokyo Pride)8日舉行從澀谷到原宿街頭的大遊行,台灣第5度組隊參加,台灣知名服裝設計師、品牌WANGLILING創辦人汪俐伶構思8件設計款服裝,把台灣的特色半導體,與彩虹結合在一起。中央社
日本規模最大的LGBTQ+活動「東京驕傲節」(Tokyo Pride)8日舉行從澀谷到原宿街頭的大遊行,台灣第5度組隊參加,TEAM TAIWAN以玉山構圖設計的花車沿路播放著歌手張惠妹「彩虹」等歌曲,吸引路邊民眾拍照、呼應。中央社
日本規模最大的LGBTQ+活動「東京驕傲節」(Tokyo Pride)8日舉行從澀谷到原宿街頭的大遊行,台灣第5度組隊參加,TEAM TAIWAN以玉山構圖設計的花車沿路播放著歌手張惠妹「彩虹」等歌曲,吸引路邊民眾拍照、呼應。中央社
日本規模最大的LGBTQ+活動「東京驕傲節」(Tokyo Pride)8日在東京代代木公園舉辦,現場設置推廣同性婚姻平權的攤位,讓民眾了解日本現況。中央社
日本規模最大的LGBTQ+活動「東京驕傲節」(Tokyo Pride)8日在東京代代木公園舉辦,現場設置推廣同性婚姻平權的攤位,讓民眾了解日本現況。中央社
日本規模最大的LGBTQ+活動「東京驕傲節」(Tokyo Pride)8日在東京代代木公園舉辦,不少民眾扮裝參加遊行,展現真實的自己。中央社
日本規模最大的LGBTQ+活動「東京驕傲節」(Tokyo Pride)8日在東京代代木公園舉辦,不少民眾扮裝參加遊行,展現真實的自己。中央社
日本規模最大的LGBTQ+活動「東京驕傲節」(Tokyo Pride)8日在東京代代木公園舉辦,台灣伴侶盟與台灣紅絲帶基金會共同設置攤位。左起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祕書長簡至潔、伴侶盟創辦人許秀雯、駐日代表李逸洋、台灣紅絲帶基金會董事長涂醒哲、台灣紅絲帶基金會董事洪林瓊照、蔡淑芬、陳建合。中央社
日本規模最大的LGBTQ+活動「東京驕傲節」(Tokyo Pride)8日在東京代代木公園舉辦,台灣伴侶盟與台灣紅絲帶基金會共同設置攤位。左起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祕書長簡至潔、伴侶盟創辦人許秀雯、駐日代表李逸洋、台灣紅絲帶基金會董事長涂醒哲、台灣紅絲帶基金會董事洪林瓊照、蔡淑芬、陳建合。中央社
日本規模最大的LGBTQ+活動「東京驕傲節」(Tokyo Pride)8日舉行從澀谷到原宿街頭的大遊行,台灣第5度組隊參加,300多人揮舞「TEAM TAIWAN挺台灣」的旗幟。中央社
日本規模最大的LGBTQ+活動「東京驕傲節」(Tokyo Pride)8日舉行從澀谷到原宿街頭的大遊行,台灣第5度組隊參加,300多人揮舞「TEAM TAIWAN挺台灣」的旗幟。中央社

跨性別 日本 婚姻平權 同性婚姻 台灣人 伴侶 LGBTQ

延伸閱讀

中留學生在日代考TOEIC 43人報名用同一住址 警疑組織作弊

「世界驕傲節」遊行華府登場 抗議川普削弱LGBTQ權利

奧斯卡影后偷瞄鏡頭? 越南YTR拍東京美食 竟與「娜塔莉波曼」同桌用餐全程沒發現

去哪合適?他想帶60歲爸媽出國自由行 網推3地:交通方便長輩喜歡

相關新聞

全球30%人曾遇「鬼壓床」!專家解密睡眠癱瘓症 4步驟幫脫困

你是否有過「鬼壓床」的經驗?醒來時大腦清醒、卻渾身動彈不得,甚至感覺胸口被壓、看到詭異身影,令人驚恐萬分?其實這種現象在...

錯過替哥哥換位機會!印航空難唯一「奇蹟」倖存者飽受折磨

印度航空171號班機空難的唯一倖存者維斯瓦什庫馬爾(Vishwashkumar Ramesh)17日出院,雖然臉上和手臂...

只會對台灣和中國說謝謝?南韓李在明逃避台海問題

李在明於2022年總統大選敗選後,很快補選上國會議員,並當選共同民主黨黨魁。在就任黨魁後的外媒記者會上,他向我們表示:南韓可以同時與美國及中國維持友好關係,不該是零和遊戲,也不是非我即他。

民粹話術惡搞民主!法國扭曲的政治語言

關心台灣政治的你是否有過以下經驗:看似不怎麼重要的事件,突然變成熱門話題;某個大家都在討論的名詞,卻沒有人能精準定義;以前會被認為觸犯大忌的極端發言,現在好像越來越尋常;在自由發言的情境高喊「台灣都沒有言論自由了」的人越來越多,讓你懷疑是不是真的有平行時空。

從漠視到關切?南韓總統如何看待台灣問題

隨著時間的演進,南韓政治看待台灣的態度也有所變化,從過去的漠不關心,到現在成為熱門話題。南韓的政治人物與政府高層,對台灣的觀感如何改變?

送走20萬孩子的「孤兒列車」!一場收養制度的驚人實驗

這不是小說的情節,而是美國歷史上最寂靜卻又最宏大的社會實驗——「孤兒列車」(Orphan Train)。從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超過20萬名兒童從紐約等東岸城市,被送往內陸的農村地帶,期盼他們能「被收養」、「被改變」,甚至「被重新塑造」。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