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影/越南下龍灣船員遭爆「天候突變拒絕返航」!男還原逃生過程

用微波爐加熱海綿可消毒?專家告訴你為何NG及正確清潔方法

NBA/繼續追夢!夏季聯賽表現優異 河村勇輝獲公牛雙向合約

對抗暖化危機 大堡礁珊瑚登冷凍版「諾亞方舟」被凍結在時間中

科學家警告,若未及時應對氣候變遷問題,珊瑚生態系恐成為第一個消失的生態系統。 路透社
科學家警告,若未及時應對氣候變遷問題,珊瑚生態系恐成為第一個消失的生態系統。 路透社

澳洲雪梨塔隆加動物園(Taronga Zoo)裡控溫室中陳列著一排排充滿液態氮的儲槽,保存著來自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種類繁多、色彩繽紛,且被凍結在時間中的珊瑚。

法新社報導,這座全球規模最大的低溫冷凍珊瑚庫,被視為是這個瀕危生態系統的冷凍版「諾亞方舟」。科學家警告,若未及時應對氣候變遷問題,珊瑚生態系恐成為第一個消失的生態系統。

每年珊瑚大量產卵期間,研究人員會採集大堡礁數十個關鍵珊瑚物種的數以兆計個細胞,替未來修復受損與退化的珊瑚提供可能性。

澳洲塔隆加保育協會(Taronga Conservation SocietyAustralia)保育科學負責人歐布萊恩(Justine O'Brien)說:「我們可以說是為牠們的生理時鐘按下暫停鍵。」

她向法新社表示:「我希望我們的集體努力,能幫助保住大堡礁美麗的多樣性。」

自從珊瑚計畫2011年啟動以來,塔隆加動物園的冷凍多樣性銀行(CryoDiversity Bank)每年都會介入大堡礁珊瑚繁殖行為;當珊瑚將卵子與精子釋放到水中進行繁殖時,研究人員便會取樣保存。

歐布萊恩指出:「我們可以讓這些樣本無限期保存…你可以在幾年後、幾十年後,甚至是幾百年後將牠們解凍,牠們仍將具備當初採集時的受精能力。」

科學家預測,全球暖化攝氏1.5度,世界約70%到90%的珊瑚礁就可能消失,對人類和整個地球來說將是一大災難。

珊瑚礁不僅支持海洋生物,還支援數以億計居住在沿海社區的人們,提供他們食物、保護他們免受風暴侵害,並透過捕魚和觀光提供人們生計。

自2023年以來,全球珊瑚便發生大規模白化事件,這種現象橫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蔓延全球84%的珊瑚礁。

各國下週將在法國召開聯合國海洋峰會,屆時各國將面臨外界壓力,要求拿出實際行動並投入必要資金,以更完善保護全球過度開發和污染的海洋。

然而,由於各國對深海採礦、塑膠垃圾和過度捕撈持續存有歧見,第3屆聯合國海洋會議(UN OceanConference)可能難以達成全球共識,且難以籌得相關資金。

科學家 珊瑚礁 澳洲 氣候變遷 暖化 堡礁

延伸閱讀

北市未來首輛氫能源車上路 試辦地點選擇動物園遊園車

男脫序拍打動物園玻璃 騷擾白面捲尾猴 緩起訴繳2萬上課3次

珊瑚移植工作坊招募志工 一起潛水到卯澳灣海底造林

影/人吃粽子魚也要吃 海生館推出推端午限定「海洋粽」

相關新聞

首爾愛情蟲大軍入侵 官方宣導噴水驅蟲、穿深色衣

韓國首爾居民正苦於應付俗稱「愛情蟲」入侵,這種昆蟲大量湧入首爾各地的健行步道和市區,隨著氣候危機讓牠們進一步往北移動,專...

6月底以來地震逾800次 日本鹿兒島海域凌晨規模5.1地震

日本氣象廳2日表示,鹿兒島縣吐噶喇(トカラ)列島近海當地時間凌晨4時32分左右發生地震,十島村惡石島觀測到震度5弱的搖晃...

墨西哥警方破獲無良火葬場 381具遺體堆積如山

墨西哥地方檢察官辦公室今天表示,警方在北部華雷斯城(Ciudad Juarez)1家私人火葬場發現堆積如山的381具遺體...

7/5預言逼近!9天逾555震日憂「吐噶喇法則」大地震將至 專家如此解讀

隨著日本近期地震活動頻繁,「吐噶喇法則」這一都市傳說再度在社群平台掀起熱議。值得關注的是,自6月21日以來,吐噶喇列島一帶已發生超過555次震度1以上的地震,引發民眾對潛在大地震的擔憂。

漫畫預言日本7月大地震 龍樹諒:不一定會發生大事

香港最近前往日本的觀光客大幅減少,部分原因是相信了沒有科學根據的「預言」,認為日本7月將發生災難。被視為「預言」源頭的是...

全球30%人曾遇「鬼壓床」!專家解密睡眠癱瘓症 4步驟幫脫困

你是否有過「鬼壓床」的經驗?醒來時大腦清醒、卻渾身動彈不得,甚至感覺胸口被壓、看到詭異身影,令人驚恐萬分?其實這種現象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