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午後雷陣雨開炸 從北到南14縣市大雨特報至晚上

日月光啟動二代接班 張虔生大女兒張淡堯正式進入董事會

LINE免費貼圖5款!2款免任務爽用到年底 還有侏羅紀、團購+1圖案超好用

英國王室公布收禮清單!查理三世曾收豪車 她生前最後一份禮物曝光

英國伊莉莎白二世女王。路透資料照片
英國伊莉莎白二世女王。路透資料照片

英國王室每年都會收到不同類型的禮物,大家或者會覺得他們可能會像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般獲贈豪華飛機之類的厚禮,但原來有不少都是「物輕情意重」,甚至是完全符合當時的需要。

英國廣播公司(BBC)及太陽報(The Sun)等傳媒5月31日報導,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公布英國王室成員在2020至2023年間收到的禮物名單,其中英王查理三世(King Charles III)在2023年登基之年一共獲贈268份禮物,當中包括由巴林國王哈馬德(Hamad bin Isa Al Khalifa)贈送、價值至少35.5萬英鎊(約新台幣1429萬元)的勞斯萊斯Cullinan Series II豪華四驅SUV。而這輛車只會用於公務,並非作私人代步之用。

已故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則向查理三世贈送據傳是釘死耶穌基督的真十字架(True Cross)其中一部分;而查理三世本身非常關注動物和環保問題,他在2022年訪問德國時,就獲總統史坦麥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送上一個木製昆蟲酒店和貝多芬的CD。

查理三世的母親、已故女王伊莉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在2022年登基白金禧紀念時收到65份禮物,其中一份是由英國陸軍所贈送的柺仗,冀為飽受行動問題困擾的女王在步行時帶來便利。她在同年9月5日、即離世前3天收到最後一份禮物則是一塊紀念登基70週年的彩色玻璃板。

英國王室通常每年都會公布有關禮物名單,不過在2020年代初期正值新冠疫情、女王駕崩及查理三世登基等大事,白金漢宮到今年才再次披露內容。而剛才提到肆虐全球多年的疫情,查理三世的胞妹安妮公主(Princess Anne)在2020年就收到洗手液,應該是當年最實用的禮物。另外胞弟愛德華王子(Prince Edward)同日訪問非洲國家尼日利亞時,就獲贈當地版本的大富翁(Monopoly)遊戲。

根據規定,王室成員收到的禮物將不會被歸類為他們的私人財產,亦無需為此繳稅,惟這些物品不可出售或交換,但價值低於150英鎊的易腐爛物品就可以轉交慈善組織或助手。有知情人士透露,禮物會成為皇家典藏(Royal Collection)的一份子,與民共享。

延伸閱讀:

英國騷亂|查理斯三世首表態:感謝警方工作 希望相互尊重和理解

英媒:英王查理斯三世施壓安德魯王子搬屋 切斷每年逾1000萬津貼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

英國 禮物 查理三世 方濟各 女王 伊莉莎白二世

延伸閱讀

吃對早餐救大腦!92歲營養權威靠這碗「超級食物」抗老不失智

太火辣!俄正妹畢業舞會穿「深V洋裝」驚動校長 狂吸百萬點閱

相關新聞

漫畫預言日本7月大地震 龍樹諒:不一定會發生大事

香港最近前往日本的觀光客大幅減少,部分原因是相信了沒有科學根據的「預言」,認為日本7月將發生災難。被視為「預言」源頭的是...

全球30%人曾遇「鬼壓床」!專家解密睡眠癱瘓症 4步驟幫脫困

你是否有過「鬼壓床」的經驗?醒來時大腦清醒、卻渾身動彈不得,甚至感覺胸口被壓、看到詭異身影,令人驚恐萬分?其實這種現象在...

200年前保險套長這樣!羊盲腸製成 紫外線檢測曝「使用狀況」

法新社報導,荷蘭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3日起舉辦名為「安全性行為?」的展覽,以19世紀的性工作為主題,其中...

錯過替哥哥換位機會!印航空難唯一「奇蹟」倖存者飽受折磨

印度航空171號班機空難的唯一倖存者維斯瓦什庫馬爾(Vishwashkumar Ramesh)17日出院,雖然臉上和手臂...

美國棄嬰後代,跨越百年的DNA尋根之旅

在美國歷史上,曾有數以萬計孤苦無依的的孩子被送上火車,前往素未謀面的家庭,展開全然未知的人生旅程。這項由社會改革者查爾斯.布雷斯(Charles Loring Brace)發起的「孤兒列車」(Orphan Train)社會實驗,使許多參與者命運從此被改寫——有些孩子在新家庭中得到了真摯的疼愛與照顧,有些則成了農場或家中的勞動力,還有一些人遭受了冷漠甚至虐待。

梵蒂岡「政教關係」:台灣政府如何與教廷展開務實外交?

若為增進我國與教廷的外交關係,需要從「政教關係」與教務的角度思考:臺灣政府能多做什麼?基於與教廷外交關係的需要,臺灣可以推動什麼合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