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影/相信化解執政危機?賴清德、盧秀燕同框 2人臉上表情曝光

鋒面來襲!明全台有雨2地天氣最不穩 周二回暖、下周再迎梅雨鋒面

不滿路邊轎車噪音 2男拿刀棍理論「車主急逃」…中壢市民目睹:快嚇瘋

法國黑幫疑不滿掃毒 動用武器攻擊多座監獄並縱火

法國高階官員今天表示,多座監獄夜間遭遇攻擊,據稱是黑幫不滿政府掃蕩販毒。當局正設法因應衝擊法國的古柯鹼問題,並稱古柯鹼有如「白色海嘯」般湧入。

路透社報導,法國南部土倫(Toulon)的監獄遭身分不明攻擊者以自動武器開火,全國各地其他監獄停放的車輛則被縱火,監獄人員遭到威脅。這些是否為經協調的攻擊、是何人所為,目前暫不得而知。

司法部長達馬南(Gerald Darmanin)宣布將前往土倫視察。達馬南致力加強監獄安全,掃蕩在牢裡發號施令的黑幫分子。

他在X平台發文說:「有人以車輛縱火、持自動武器開火等方式,試圖脅迫多所監獄的人員。我將前往土倫支持有關人員。法蘭西共和國正面臨毒品販運問題,正採取能強有力瓦解犯罪網絡的措施。」

內政部長霍塔尤(Bruno Retailleau)則表示,已經指示地方行政長官、警察和憲兵立即採取行動,保護工作人員和監獄。

他在X平台發文說:「國家的因應措施必須堅定不移。攻擊監獄和獄政官員的人應被關進牢獄裡,由這些官員看管。」

法國媒體報導,遭到攻擊的包括南部的土倫、艾克斯(Aix-En-Provence)、馬賽(Marseille)、瓦倫斯(Valence)和尼姆(Nimes)等地監獄,以及靠近巴黎的維勒班特(Villepinte)和南泰爾(Nanterre)等地監獄。

近年來,南美古柯鹼進入歐洲的數量迭破紀錄,刺激了當地毒品巿場的發展,在歐洲各地引爆一波毒品暴力問題。

法國也難以倖免於這股趨勢,已經破獲創紀錄數量的古柯鹼,當地黑幫則因此發了橫財,將勢力範圍從傳統大本營馬賽等城市擴散開來,把手伸進本來罕見毒品暴力的小城鎮。

幫派犯罪甚囂塵上,以致極右翼的國民聯盟(National Rally)支持度為之提升,助長法國政壇右傾趨勢。

法國 監獄

延伸閱讀

「時尚老佛爺」顯靈?現身法國總統官邸 同框第一夫人

阿爾及利亞驅逐12名法國官員 巴黎揚言反擊

App被用來監控無證客 這家私營監獄獲聯邦多項合約

影/「鼎泰豐」當販毒群組名 台中警破窗抓人扣300萬毒品

相關新聞

澳洲政府直升機「空中撲殺」700隻無尾熊 動保團體轟:糟糕先例

澳洲當局近期在維多利亞州動用直升機對無尾熊進行撲殺,此舉引發動保團體的抗議,他們擔憂會有大量幼仔因此成為孤兒。

蒙古顛覆世界!元代中國開啟「歐亞大交流時代」

有關元代中國的看法和評價,可以說正迅速地起了變化。無論日本、中國還是歐美各學界,都是如此。不只如此,能夠注意到的還有,在歐美學者中,出現了一種將這個時代自由開闊且富於理性的社會風潮與文化狀態命名為「蒙古自由主義」,並有給予極高評價的意向。

決戰硫磺島:戰後80年,上萬戰士遺骨與島民仍回不了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後,1944年被迫疏散的硫磺島居民們,也不能返家。因為硫磺島直到1968年之前,都在美軍接管下,美軍還曾在硫磺島儲存核武長達10年(1956年2月至1966年6月)。同為小笠原群島的父島(Peel Island)也曾在同一時期被美軍當成存放核武的地點。

日本山羌之亂!台灣山羌成為肆虐關東的外來種

春天到來,應該是萬物滋生,一切欣欣向榮,代表著新的一年到來,不過住在日本千葉縣的人們,卻是遇到外來種生物的侵擾而苦不堪言。目前數量相當龐大的外來種,竟是來自台灣的山羌。

恐狼復活?基因改造灰狼的誕生,與「去滅絕」的宣傳噱頭

2025年4月8日開始,網路與各大媒體有一條消息迅速流傳:滅絕1萬年的動物「恐狼」復活!這類令人感覺獵奇的題材,加上《魔戒》導演彼得傑克森(Peter Jackson)參與投資和宣傳、又有電影《侏儸紀世界》官方帳號分享等名人加持,可想而知會受到許多關注,帶來收益與爭議。

恐狼沒有復活:基改灰狼與「去滅絕」噱頭

2025年4月8日開始,網路與各大媒體有一條消息迅速流傳:滅絕1萬年的動物「恐狼」復活!這類令人感覺獵奇的題材,加上《魔戒》導演彼得傑克森(Peter Jackson)參與投資和宣傳、又有電影《侏儸紀世界》官方帳號分享等名人加持,可想而知會受到許多關注,帶來收益與爭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