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緊張談判畫句點 金融時報:美國與烏克蘭簽署礦產協議

低工資、高工時 民進黨政府勞動政見 挨轟全跳票

涉吸金逃亡加拿大7年 「貴婦奈奈」今晨押解返台畫面曝

沙塵暴襲擊伊拉克中、南部 逾1800人呼吸問題就醫

伊拉克衛生官員表示,伊拉克中部與南部今天遭沙塵暴襲擊,導致超過1800人因呼吸系統問題而接受治療。

法新社報導,受到今年迄今最大沙塵暴影響,伊拉克南部省分納加夫(Najaf)和巴斯拉(Basra)籠罩在詭異的橘色塵霾中,造成能見度下降,當局因此暫時關閉當地機場。

聯合國指出,伊拉克長期忍受炙熱的夏季與頻繁的沙塵暴,是全球受氣候變遷影響最嚴重的5個國家之一。

伊拉克南部穆塔納省(Muthanna)衛生官員阿賈利(Mazen al-Egeili)表示,省內的醫院已收治至少700起呼吸困難病例。而根據納加夫省衛生主管機關,該省已有超過250人送醫住院治療。

一位法新社攝影記者在納加夫發現,警察和行人紛紛戴上口罩,以防止吸入瀰漫在空氣中的大量塵埃。在附近的救護車內,醫護人員正在協助一名呼吸困難的年輕男子。

迪凡尼亞省(Diwaniyah)衛生部門新聞官基納尼(Amer al-Kinani)表示,至少有322名患者(含孩童)湧入省內醫院就診。

根據當地衛生官員,在濟加爾省(Dhi Qar)和巴斯拉省,有超過530人出現呼吸方面的問題。

伊拉克氣象局表示,這場沙塵暴將能見度大幅削減至不到1000公尺,但預計會在明天上午前逐漸消散。

伊拉克 沙塵暴

延伸閱讀

美終止協議 墨西哥進口番茄7/14起課20.9%關稅

Google Maps悄悄將部分南海水域改名 陸外交部回應了

新加坡今解散國會 5月3日舉行全國大選投票

沙塵暴空汙來了!鄭明典:PM10非PM2.5、避免室外曬衣物

相關新聞

澳洲政府直升機「空中撲殺」700隻無尾熊 動保團體轟:糟糕先例

澳洲當局近期在維多利亞州動用直升機對無尾熊進行撲殺,此舉引發動保團體的抗議,他們擔憂會有大量幼仔因此成為孤兒。

流放西伯利亞!蘇聯統治下的立陶宛哀歌

《西伯利亞俳句》由立陶宛作家尤佳.維列以當年祖父母一家被蘇聯軍隊強制驅離家鄉,流放西伯利亞的真實經歷。尤佳.維列說,祖母在寫下這些過往在西伯利亞的日子時,往往只能以短語、單字來描述,因此尤佳.維列以「俳句」來命名這樣的記憶。

西伯利亞俳句:蘇聯統治下的立陶宛哀歌

這本圖像小說所講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39-1945年)與戰後時期,發生在中、東歐的故事。對台灣的孩子們而言,歐洲的這片區域大概宛如月球背面,遙遠且陌生。當時,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經歷了許多苦難。二戰造成的傷害已經夠大了,接著他們又陷入希特勒和史達林兩位獨裁者的深淵,遭遇更多的不幸。

烏茲別克如何誕生:蘇聯的「民族劃界」工程

隨著這次中亞共和國的民族劃界(National Delimitation), 布哈拉與希瓦於1924年正式被併入蘇聯,作為烏茲別克社會主義共和國的一部分。而「突厥斯坦」之名則被移除。雖然「突厥斯坦人」分享著共同的歷史、宗教(伊斯蘭教)與書面語(察合台與波斯/塔吉克文),這些對於民族地位的現代意義而言都是基本要素,但是「突厥斯坦」的概念具有太多的泛突厥關聯。而創建具有強烈突厥性質的小型「蘇維埃共和國」則是對當地的改革者和扎吉德主義分子的讓步,給予他們空間以便發展突厥文化――這當然是在蘇聯的指導之下進行的。1929年,塔吉克社會主義共和國從烏茲別克社會主義共和國當中被劃分出來,而原先為自治省,後來成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的吉爾吉斯,於1936年成為吉爾吉斯社會主義共和國。

倫敦在全球文化地位的提升:英國泰特現代美術館為何重要?

位於倫敦泰晤士河畔的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是舉世知名的當代藝術聖地,而今年2025年,恰是泰特現代美術館現址開幕的25週年。美術館建築本身是一座廢棄的發電站,矗立在倫敦市中心,在2000年5月11日由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揭幕——儘管當時女王對館內展出的藝術品有些不知所措。今年5月9日至12日期間,泰特也將舉行一系列從白天到黑夜的慶祝活動,帶領觀眾見證泰特對於界限、對於藝術、對於看待世界眼光的突破。

南韓驚傳校園攻擊!高2生持刀砍校長釀重傷 書包藏多把菜刀鐵鎚

韓聯社報導,南韓清州市28日一所高中發生一名特教學生持刀砍傷校長和教職員,造成3人重傷、2人輕傷,行凶學生犯案後跳入附近...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