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疼痛指數13級 新北男不小心挖鄰居雙眼?高大成曝關鍵打臉:很殘忍

考量川普關稅仍在未定之天 金管會限空令將繼續實施

全台「最難喝手搖飲」排行榜!前三名網友戰翻 冠軍竟是「它」

日本首例!生成「AI美女」無碼色情海報販售4人被逮 暴賺逾200萬

日本警視廳保安課以涉嫌散布猥褻圖片為由逮捕4名男女,因使用生成式AI製作色情海報上網販售。這是日本首例因為使用生成式AI製作猥褻物品而遭逮捕的案件。 圖/截自FNNプライムオンライン
日本警視廳保安課以涉嫌散布猥褻圖片為由逮捕4名男女,因使用生成式AI製作色情海報上網販售。這是日本首例因為使用生成式AI製作猥褻物品而遭逮捕的案件。 圖/截自FNNプライムオンライン

日本警視廳保安課今天以涉嫌散布猥褻圖片為由逮捕4名男女,他們使用生成式AI製作色情海報上網販售。這是日本首例因為使用生成式AI製作猥褻物品而遭逮捕的案件。其中有人表示,根本不知道這樣做會觸法。

利用AI(人工智慧)生成圖片近來蔚為風潮,但一不小心可能觸法。時事通信社報導,愛知縣北名古屋市44歲零售業者水谷智浩等4名年齡在20多至50多歲的男女,因為使用生成式AI製作色情海報在網路販售而被捕,當中3人承認犯行,另一人表示「不知道這是在做壞事」,否認部分指控。

警方表示,4人涉嫌於去年10月,分別將利用AI製作的女性裸體圖像印製成海報,在拍賣網站販售2至3次。

他們使用網路上的免費生成式AI軟體,生成現實中不存在女性的裸體圖像,起因是在社群媒體看到有「成本低又能賺錢」的發文,便開始販售AI色情海報。

4人當中,水谷具有AI相關知識,另外3人透過自學生成圖像。

他們張貼在拍賣網站的海報圖像,下半身經馬賽克處理,但實際寄出的海報是無碼原圖。海報以「AI美女」等名義販售,每張售價數千日圓;據報水谷每張海報賣5000日圓,獲利約1000萬日圓(約新台幣227萬元)。

AI 圖片生成 日本 猥褻

相關新聞

納粹反共錯了嗎?極權歷史符號表達政治不滿

當一個象徵極權、迫害與種族滅絕的符號,在民主社會被用來表達對不同政治立場的不滿時,作為民主社會的公民應該如何理解這樣的表達方式?而這樣的行為背後,又反映了什麼樣的歷史記憶問題?

顛覆世界史的蒙古:元代中國走向國際的「歐亞大交流時代」

對於蒙古作為超廣域世界帝國的一部分來支配,面積超過現在中華地區全境的亞洲東方的時代,若以傳統中國方式來稱之,則為元代中國的時代,對此我們該如何看待?有關這個提問,有許多的立場、看法或是觀點,因人而異。直到稍早之前,元代的中國,換句話說就是蒙古統治下的中華地區,都被視作是文化蒙昧或受到壓抑的時代。藝術也好、文學也好,人們總說,所有中華傳統的文化和精華,其健全的成長和發展、成熟,皆在「異民族」、「征服者」蒙古的統治下受到壓抑和扭曲。或者,毋寧說將統治者蒙古視作文化程度低劣的「野蠻人」,或是極度凶暴的「惡政者」,乃一常識。

音樂中的歐洲中心主義:《杜蘭朵公主》仍在演出「野蠻東方」?

普契尼(Giacomo Puccini)的最後一部歌劇《杜蘭朵公主》無疑是歌劇院舞台上最頻繁被演出的劇目之一,其中的詠嘆調〈無人能睡〉(Nessun dorma,義大利文的直譯比較接近〈無人能睡〉,台灣讀者熟悉的〈公主徹夜未眠〉是比較浪漫化的翻譯。但究其脈絡,其劇情並不是公主因「愛」徹夜失眠,而更傾向是為了莫名的「仇恨」,下令全城人民不准入睡,因此本文採用去浪漫化的譯名〈無人能睡〉。)更可謂是最膾炙人口的旋律之一。

音樂中固化的歐洲中心主義:仍在演出「野蠻東方」的《杜蘭朵公主》

普契尼(Giacomo Puccini)的最後一部歌劇《杜蘭朵公主》無疑是歌劇院舞台上最頻繁被演出的劇目之一,其中的詠嘆調〈無人能睡〉(見註解)更可謂是最膾炙人口的旋律之一。但若細究其劇情與背景設定,《杜蘭朵公主》卻明顯充斥著許多狗血又不合理的地方,也呈現著19世紀末至20世紀上半葉歐洲對中國的「東方主義式想像」,意即以片面的資訊將所謂的「東方」,乃至於其他「非西方」世界想像成一個古老、神秘,且不隨歷史進程改變而演進的一個沒有歷史的群體。

大屠殺後的孩子們:集中營倖存者如何平安長大?

歷史學家 Rebecca Clifford 在 「倖存者:大屠殺後孩子們的生活」 一書中指出,許多集中營倖存的孩子在成年後仍然受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折磨

當美國《取消文化》傳進德國:圍堵民粹為何加速民主崩解?

這是一部從德國人文主義知識分子的視野來反思取消文化的作品。當代取消文化的原產地是美國,其內涵一言以蔽之,就是在如今社群平台的時代裡透過集體抵制的手段,讓一系列引發爭議的言論者失去平台曝光的機會,而這些言論則涉及種族主義、厭女、恐同、恐跨性別、反猶太等仇視性意涵,無論是明文表達的,抑或只是言辭下的弦外之音。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