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積電嘉義廠疑挖過人類骸骨…2個月內3傷亡 民俗專家示警了

剛擺脫「黑戶」21歲青年兵役怎辦?中市府:若在學可延期徵集

台灣印象登曼谷大眾運輸 泰藝術家讚台文化氛圍

泰國攝影師甘卡威和塗鴉藝術家Benzilla訪台後創作的台灣印象,登上曼谷的大眾運輸系統。2人都讚賞台灣支持藝術創作的氣氛,喜歡台北和高雄等城市的文化融合感和充滿活力的氣息。

觀光署曼谷辦事處今年邀請到攝影師甘卡威(Kankavee Karnjanadecha )以及筆名Benzilla的塗鴉藝術家帕林亞(Parinya Sirisinsuk)創作出藝術家眼中的台灣。

今年2月起在曼谷的空鐵(BTS)和地鐵(MRT)車廂,以及空鐵莎拉當站(Sala Daeng)和地鐵恰圖恰公園站(Chatuchak Park),都可以看到2人造訪台灣後的作品,讓台灣在曼谷大街小巷穿梭,部分素材還透過空拍創造3D效果,讓泰國民眾在搭乘時可以沉浸式地體驗台灣之美。

攝影師甘卡威以「台灣四季」為創作主題,地點涵蓋嘉義、台南、高雄、屏東、花蓮及台東,用他的鏡頭語言,呈現出台灣人文與自然景觀交織的不同風采。

甘卡威在COVID-19疫情前曾造訪過台北,他一張拍攝台北知名地標陶朱隱園的照片在網路上瘋傳,也讓他增加了不少台灣粉絲。甘卡威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他覺得台北就像紐約一樣,有很良好的大眾運輸系統,而且用一張卡就可以走遍台北,從事創作工作的他特別喜歡台灣的博物館,也特別喜歡台灣支持藝術創作的氛圍。

以拍攝建築物為見長的甘卡威喜歡拍攝台灣的廟宇,尤其在晚上打上燈光之後,他覺得特別美麗。他這次應觀光署的邀請,新嘗試拍攝了不少大自然的風景,他說最喜歡台東的自然景觀,未來若再造訪台灣,希望再去高雄,感受高雄的藝術氣息。

塗鴉藝術家Benzilla行遍台灣北中南東,創作出以外星人寶寶為主的畫作,呈現外星人寶寶從外太空降落台北後所看到的一切,創作中有珍珠奶茶和小籠包等台灣代表性食物,也有著廟宇、台北101和高雄蓮池潭等知名景點。

Benzilla為了自己的個展和這次的合作計畫,光是去年就去了台灣3次,做為藝術創作者,Benzilla和甘卡威有著同樣的感受,台北有藝術展覽館有街頭藝術,「創作氣氛很好」。

Benzilla喜歡台北的文化融合感,「有藝術、有時尚、有街頭文化」。他喜歡走在街上欣賞街頭藝術和文化,「可以在一個地方看到很多不同的事物,非常活力充沛。」

和同樣給人充滿活力感的曼谷相比,Benzilla認為台北和曼谷的風格不同,他甚至覺得台北的藝術創作潮流領先曼谷2年,風格多元,而且隨手可得,任何人都可以輕易享受藝術創作。

由於專長在塗鴉藝術,Benzilla個人非常喜歡西門町,他曾經在西門町做街頭塗鴉時,有小朋友跑過來問他在做什麼,然後就在旁邊看,讓他印象深刻。

Benzilla目前正在投身玩具設計,他指出,台北在玩具設計圈是全球前3重要的城市,每年台北的國際玩具創作大展是業界非常重要的活動,各國的玩具設計師都會齊聚一堂,他希望自己未來也能在這個產業中扮演一個角色。

藝術家 曼谷 攝影師

延伸閱讀

高雄壽山動物園兒童節連假 12歲以下免費入園

選策小組透端倪 林右昌參選在即 潘孟安不選高雄當舵手

狼父性侵15歲繼女…妻怒提離婚慘遭槍殺 頭腹大量出血不治

城市氣候峰會論壇登場 高雄簽署氣候中和計畫

相關新聞

首爾愛情蟲大軍入侵 官方宣導噴水驅蟲、穿深色衣

韓國首爾居民正苦於應付俗稱「愛情蟲」入侵,這種昆蟲大量湧入首爾各地的健行步道和市區,隨著氣候危機讓牠們進一步往北移動,專...

6月底以來地震逾800次 日本鹿兒島海域凌晨規模5.1地震

日本氣象廳2日表示,鹿兒島縣吐噶喇(トカラ)列島近海當地時間凌晨4時32分左右發生地震,十島村惡石島觀測到震度5弱的搖晃...

墨西哥警方破獲無良火葬場 381具遺體堆積如山

墨西哥地方檢察官辦公室今天表示,警方在北部華雷斯城(Ciudad Juarez)1家私人火葬場發現堆積如山的381具遺體...

7/5預言逼近!9天逾555震日憂「吐噶喇法則」大地震將至 專家如此解讀

隨著日本近期地震活動頻繁,「吐噶喇法則」這一都市傳說再度在社群平台掀起熱議。值得關注的是,自6月21日以來,吐噶喇列島一帶已發生超過555次震度1以上的地震,引發民眾對潛在大地震的擔憂。

漫畫預言日本7月大地震 龍樹諒:不一定會發生大事

香港最近前往日本的觀光客大幅減少,部分原因是相信了沒有科學根據的「預言」,認為日本7月將發生災難。被視為「預言」源頭的是...

全球30%人曾遇「鬼壓床」!專家解密睡眠癱瘓症 4步驟幫脫困

你是否有過「鬼壓床」的經驗?醒來時大腦清醒、卻渾身動彈不得,甚至感覺胸口被壓、看到詭異身影,令人驚恐萬分?其實這種現象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