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推動CCUS法案 力求成為碳捕集全球領導者
馬來西亞國會上週通過1項法案,目的是幫助該國成為碳捕捉、再利用與封存領域的「全球領導者」。這項技術被認為有助減少導致全球暖化的溫室氣體排放。
法新社報導,這項法案為所謂的「碳捕捉、再利用與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sation and Storage,CCUS)提供法律框架。
馬來西亞政府表示,CCUS技術預計在2050年底前成為關鍵經濟趨動力,總價值可達2500億美元,還可提供數以10萬計的工作機會。
CCUS技術的目標是消除燃燒化石燃料發電以及工業製程所產生的碳排。這項技術可在排放源頭捕捉碳,並將碳永久儲存在各種地下環境中。
這項技術不僅受到包括重工業、石油與天然氣產業在內的高碳排產業推崇,聯合國(UN)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也將其視為難以脫碳產業可採用的解決方案之一。
然而,部分科學家和環保人士認為,CCUS技術形同讓企業繼續燃燒化石燃料的許可證。他們對其成本和技術複雜性提出質疑,也擔憂成效有限。
馬來西亞經濟部長拉菲茲(Rafizi Ramli)認為,這項法案將協助該國應對氣候變遷,同時強化馬來西亞作為「區域低碳技術領先者」的地位。他說,CCUS技術還可提供「新的經濟成長來源」。
拉菲茲表示:「這將使馬來西亞成為CCUS技術的全球領導者。目前只有挪威可以成功有效地利用這項技術。」
馬來西亞認為自身尤其適合發展CCUS技術,部分原因是該國擁有大量估竭的油藏,可用來儲存捕捉到的二氧化碳。
法案中在離岸地區進口並永久儲存二氧化碳的相關規範,將於3月31日正式生效。
不過,這項法規僅適用於馬來西亞半島,和位於婆羅洲(Borneo)馬來西亞領土沿岸的納閩聯邦直轄區(Federal Territory of Labuan)。
馬來西亞東部的沙巴(Sabah)和砂拉越(Sarawak)則要求被排除在外,以賦予其更大的經濟自主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