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曾咬死成人、男童及流浪狗…比特犬歷年攻擊案件回顧 飼養管理再掀討論

蘋果首款摺疊iPhone驚人天價曝光!1支價格「買2支iPhone 16 Pro Max」

被控「慣老闆」霸凌助理 葉元之辦公室今遭勞檢2不合格

日本頻傳諾羅案…便當中毒1死逾300人不適 百人吃草莓大福腹瀉

日本近來頻傳諾羅病毒引發的食物中毒案。 非涉事餐廳。示意圖/路透社
日本近來頻傳諾羅病毒引發的食物中毒案。 非涉事餐廳。示意圖/路透社

日本近來頻傳諾羅病毒引發的食物中毒案,岐阜縣一家餐廳製作的便當上月底引發集體食物中毒,超過300人身體不適,1名40多歲男子數天後身亡;鳥取縣今天傳出草莓大福食物中毒事件,99人出現腹瀉、嘔吐症狀。

產經新聞、讀賣新聞報導,岐阜縣岐南町一家供餐公司製作的便當上月底引發集體食物中毒,超過300人身體不適。岐阜縣政府今天表示,1名食用過該家便當的40多歲男子於3月1日死亡,糞便檢測出諾羅病毒,目前尚未確定死亡與食物中毒之間的因果關係。

岐阜縣政府表示,這批便當在2月25日至27日配送至男子工作地點,他在其中一天食用便當後身體不適,於3月1日去世。他的公司當天就向保健所回報了他的死訊。

這家供餐公司主要配送便當給企業。根據縣政府統計,截至6日共有320人食物中毒,年齡從2歲至97歲,症狀包括腹瀉、嘔吐等,其中有7人住院,但除了死亡男子之外,並沒有出現其他重症患者。

另外,鳥取縣米子市的和菓子製造商「清月」販售的草莓大福導致99名顧客上吐下瀉,大福的內餡和部分患者都檢測出諾羅病毒,所幸沒有重症患者,業者被處以停業處分,期限至8日為止。

根據縣政府調查,這99名顧客是在2月26日至3月2日期間,食用了這家店製作的草莓大福及和菓子後食物中毒。

鳥取縣米子市皆生溫泉的旅館「皆生松月」同樣出現食物中毒事件,從2月25日至3月3日供應的餐點導致76名住宿旅客腹痛、腹瀉,部分患者與負責烹調的工作人員均被檢出諾羅病毒。

米子保健所判定這是由諾羅病毒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對旅館的餐廳處以停業處分至9日。

便當 日本 腹痛 草莓 諾羅病毒 食物中毒 餐廳

延伸閱讀

人妻不擅下廚卻被規定每天煮飯 公婆太鐵齒下場「食物中毒」

腹瀉病人衝急診 台大醫揭諾羅病毒傳染力「摸公筷恐中鏢」

腹瀉就診數飆5年同期新高 諾羅病毒占逾9成

腹瀉就診反彈回升達30萬人次 寫5年同期最高、諾羅占96%

相關新聞

禧年大翻新:「轉變中的羅馬」與深植其中的宗教精神

2024年12月24日,教宗方濟各按照詔書《望德不使人蒙羞》的內容,開啟聖彼得大教堂的聖門,正式宣布禧年開始。在前一天,義大利當局及羅馬市府,也以他們自己的獨特方式,宣告羅馬已準備好接下來為期一年的禧年活動:為新的庇護廣場(Piazza Pia)舉辦啟用儀式。

英囚犯用馬桶蓋碎片殺獄友「高達30處傷害」 試圖藏屍置物櫃

英國一處監獄發生謀殺案,一名囚犯聲稱獄友威脅他,他為了自衛自製武器殘忍殺害對方,死者受到的傷害高達30處,法庭對這名犯嫌判處終生監禁。

「申論題:川普和馬斯克誰更有權力?」英國2025約翰洛克論文競賽開跑

「川普和馬斯克,誰更有權力?」2025年英國約翰洛克論文競賽(John Locke Essay Competition),青少年組的題目之一納入了美國新政府的兩大話題焦點人物。這個看似抽象卻饒有趣味的問題,報名參賽者以僅僅2,000字篇幅提出精彩合理的論述...在台灣幾乎每年都可以看到新聞,又有許多傑出高中學子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科學奧林匹亞國際競賽中獲得極高榮譽。但在人文和社會科學方面,似乎鮮少有社會目光投向類似的競賽。其實,國際間也同樣有針對國高中生的人文社科類競賽,約翰洛克論文競賽即為其中之一。

311震災周年:為什麼海嘯鬼故事特別多?

311震災裡的遇難者,有90%是因為海潚喪生的。震災後當地出現的心靈現象,有許多是讓人聽了為之鼻酸的。

西藏抗暴紀念!中國和平協議騙局一場?

3月10日是「西藏抗暴紀念日」,紀念1959年西藏反抗中國政府、發起武裝抗爭的日子。而這一個月份也是藏人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後來被迫流亡海外的時間。

永恆的大師!歐洲慶祝「米開朗基羅誕辰550年」

1475 年 3 月 6 日的夜晚,托斯卡納山區的小鎮卡普雷塞迎來了一位將改變藝術史的靈魂——米開朗基羅。在瓦薩里的描述裡,當夜吉星高照,金星步入木星的宮位,象徵智慧與美的交會,而水星主宰其命運,預示著他非凡的藝術天命。這個初生的嬰孩是上天賜予人間的奇蹟,他的雙手將在大理石與畫布間打造永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