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俄熱線後…澤倫斯基宣布將與川普通話 堅稱領土問題是紅線

3歲童浴室溺水不治 父控「假義消」幫CPR?台中消防局回應了

MLB/畫面認定全壘打!大谷翔平本季首轟在日本 追平個人最快

研究:巴西近年氣候災害事件為90年代5.6倍

巴西一項研究指出,與1990年代相比,2020至2023年,巴西每年發生的氣候災害事件約為5.6倍;全球平均氣溫每升高0.1°C,巴西就會多發生360起氣候災害。

該研究由巴西聖保羅聯邦大學(UNIFESP)、巴西科技創新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及Boticário集團基金會合作進行。

研究使用巴西區域發展部綜合災害資訊系統(S2ID)1991年至2023年間的數據,並根據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Copernicus)的資訊,分析過去32年平均空氣和海洋表面溫度數據,最後通過ClimateReanalyzer平台完成。

據研究人員稱,全球平均氣溫每升高0.1°C,巴西就會多發生360起氣候災害;全球海洋表面平均溫度每升高0.1°C,巴西就會多記錄584次極端事件。

根據調查,自1990年以來,巴西發生了6萬428起氣候災害,平均每年增加100起。最初10年,每年有記錄725起氣候災害;2000年至2009年,每年1892起;2010年至2019年,每年2254起;而2020年至2023前,每年已記錄4077起氣候災害。

聖保羅聯邦大學教授克里斯托福萊蒂(RonaldoChristofoletti)表示,調查目的是為讓社會瞭解、討論和思考解決方案做出貢獻,鼓勵個人和機構做出決策和必要的行為改變,以減少氣候影響並確保巴西的可持續未來。

研究還顯示,1991年至2023年,巴西5117個城市通報氣候災害造成破壞,占巴西城市的92%,主要是乾旱(50%)、洪澇(27%)和風暴(19%)。

自2023年3月以來,海洋溫度上升約0.3°C至0.5°C,加劇颶風和洪水等極端事件,影響數百萬人,並對生態系統產生深遠影響,例如2024年巴西南大河州(Rio Grande do Sul)的洪水和中西部的乾旱。

克里斯托福萊蒂指出,海洋對全球氣候調節至關重要,過去40年海洋變暖約0.6°C,威脅覆蓋地球70%的海洋系統平衡,海洋持續變暖加劇極端天氣事件發生,凸顯氣候危機對人類的影響日益增大。

研究人員邦比爾(Janaína Bumbeer)表示,除了加劇極端事件外,全球氣溫上升還會導致能源和糧食成本上升、水資源短缺以及登革熱等高溫相關疾病增加,人類應立即採取行動,通過協調和高效的全球努力,加強自然和人類的復原力,為所有人建立一個更可持續和安全的未來。

巴西 氣候變遷 氣溫 洪水

延伸閱讀

當組團合作行動 實驗證明螞蟻團隊精神比人類強

巴西明年通膨率預測上修11次 難怪利率降不下來

陸調查進口牛肉報復加稅? 巴西只回這句話

導盲犬上地鐵小心翼翼「怕自己打擾其他人」 無辜動作眼裡只有人類

相關新聞

日本京都拉麵店Po照公審1星負評客 懸賞2萬元威脅「處決」

由於不滿顧客用餐後給下1星負評,日本京都河原町站附近一間著名拉麵店とよ二郎(TOYOJIRO)在社交媒體公開顧客照片,並懸賞10萬日圓(約新台幣21,945港元)要把2人找出來進行「處決」,把這2名顧客打一頓,此舉遭不少網民批評。

影╱男子划輕艇突遭鯨魚吞了!3秒鐘後被吐出來 奇蹟生還影片曝

智利巴塔哥尼亞(Patagonia)海域上演驚人一幕,一名年輕男子正在划輕艇,結果突然遭到一頭座頭鯨吞進嘴裡,短短3秒鐘...

4寶爸遭同性戀情侶性侵虐殺!兇手自錄犯案過程 法醫:若清醒極痛苦

蘇格蘭發生駭人性侵虐殺案!1名24歲4孩之父成為2名陌生男子的獵物,其飲品被他們投放毒品,待神智不清後遭輪流性侵及虐待,最終死於酒精及藥物中毒。

虧大了!他免費搭郵輪卻得流感 船上接受治療被收154萬

美國明尼蘇達州一對男女獲得免費一周的加勒比海郵輪之旅,1月5日從邁阿密出發,未料上船後,男子感染流感並接受治療,儘管3天...

想財運滾滾千萬別錯過!來這日本四大神社「祈求蛇年好財運」

到日本旅遊時,許多遊客都會去神社參拜,並且可能或者購買「御守」祈求好運。日本網站「FINANCIAL FIELD」近來就分享在日本,有哪幾間神社的財運特別靈。

土耳其滑雪度假飯店大火增至76死!目擊者直呼宛如「世界末日」

土耳其博盧省(Bolu)卡爾塔卡亞(Kartalkaya)滑雪度假區一間飯店於當地時間21日凌晨失火,死亡人數至今已增至...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