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高漲好賺…韓日走私犯「海上交接逾1億元黃金」 犯案手法曝光

日本保安廳破獲利用郵輪,在海上交接黃金的走私集團,逮捕南韓、日本等共10人。美聯社
日本保安廳破獲利用郵輪,在海上交接黃金的走私集團,逮捕南韓、日本等共10人。美聯社

日本保安廳破獲利用郵輪,在海上交接黃金的走私集團,逮捕南韓、日本等共10人。讀賣新聞報導,調查人員透露,查獲的金塊總重約40公斤,市值約為5億至6億日圓(約新台幣1.24億元),相關機構正加緊調查日韓走私集團的情況。

這起走私案件使用的手法,是一種曾在毒品走私案件中使用的海上交接方式。南韓犯罪集團將40公斤金塊藏在箱內,帶上從釜山往大阪的郵輪,經過愛媛縣的瀨戶內海時,將金塊丟入海中,日本集團在海上用船隻將其回收。得到密報的執法機構在當地港口等地埋伏,一舉摧毀兩個走私集團。

根據日本法律,進口金塊至日本需要在海關繳納消費稅。調查機關認為,這些男子通過走私,躲避5千到6千萬日圓的消費稅,再用含消費稅的價格,將金塊賣給回收商,謀取利潤。

日本財務省的資料指,2014年消費稅從5%上調至8%後,黃金走私案件急劇增加,2017年達歷史最高的1347起,查獲金塊約6.3噸。消費稅於2019年再次提高至10%,但新冠疫情影響,國內外的往來交通大幅減少,2019至2022年間,案件數量大幅下降至5、60起。

今年11月的平均金價為每克1萬3155日圓,為10年前3倍。2023年上半年(1至6月)的黃金走私案件達228起,查獲金塊量為937公斤,較去年同期增加逾8倍。黃金走私案件大多使用空路,此次用郵輪的手法比較罕見。一位調查人員表示,隨著金價上漲和消費稅提高,走私者可能瞄準這種手法可以一次運送大量黃金。

日本 消費稅 走私

延伸閱讀

內湖國小校舍大樓獲「鑽石級」標章 教育局:未來校舍改建至少黃金級

台南產銷履歷黃金蕎麥茶 讓消費者清楚每粒蕎麥「身世」

NBA/金塊突破休太久「0勝魔咒」 約柯奇3大數據罕見低點

基隆港郵輪回溫 前年僅487人搭乘、今年近80萬達疫前八成水準

相關新聞

圖輯╱全球接力跨年!杜拜、巴黎、倫敦絕美煙火一次看

世界各地逐步迎接2025年的到來,包括杜拜哈里發塔、法國巴黎凱旋門、英國摩天輪「倫敦眼」、埃及金字塔等稍早皆以燦爛煙火秀...

大英帝國的世界學生:《巴別塔學院》的牛津大學與少數族群

19世紀的牛津大學,作為當時大英帝國核心,在英國殖民歷史中如何向全球投射影響力?牛津大學身為英國保守勢力的大本營,內部如何看待來自世界各地的學子?這些大哉問,華裔美籍作家匡靈秀在2022年長篇小說《巴別塔學院》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此書背景設定在1830年代左右的大英帝國和牛津大學,雖然是架空歷史,又有許多奇幻文學色彩,但對同樣在牛津大學求學過的筆者而言,小說中許多觀察與體悟可謂絲絲入扣。

大火焚城動物也成災民!加州如何收容寵物?

洛杉磯大火自1月7日爆發將近一周,至12日晚間已導致24人死亡,另有至少16人失蹤,約1萬2,000棟房屋受損。洛杉磯當局撤離逾15萬名居民,當中許多人有飼養寵物,洛杉磯郡立動物保護與控制局(DACC)也全面出動,協助安置並救助五花八門的動物災民,包含犬貓、鳥類、孔雀、爬蟲類等寵物或農家牲畜。許多動保組織、甚至民間獸醫院都主動收容了大量無家可歸或受傷的動物,盡可能在無情烈火中挽救更多生命。

我的囚租人生:倫敦公宅大火,燒出國家無視弱勢族群的殘酷真相

不只牆壁厚薄,人們對公宅的共同經驗,往往是整棟建築決定的。但若要真正理解英國社宅現況和綠人巷的歷史,我們還得檢視一些建築以外的面向。我是某些建築方式的產物,更是英國居住政策的產物。政策造成了我們今日的處境:許多公宅被忽視、被嫌棄、被瞧不起。

日本警報級大雪來襲!這2日降雪量大增 青森縣暴雪4死12傷

綜合日本媒體報導,日本今季最強寒流來襲,由1月9至10日,本季最強寒流將吹襲日本全國,廣泛地區將有大降雪,其中北日本到西日本的日本海側將會有警報級的大雪。日本氣象新聞公司預測,東日本山區將有100公分的大雪,而西日本平原區亦會有大雪。而青森縣近日遭遇破紀錄大雪侵襲,已導致4死12傷。

年輕人不喝紅酒?法國葡萄酒產業的衰退危機

紅酒是法國傳統文化的重要一環,然而如今法國年輕一代對紅酒的消費卻大幅下降,法國年輕人越來越傾向更多不同選擇,例如粉紅酒、啤酒、烈酒或是無酒精飲料;紅酒銷售數字的改變,既彰顯了法國年輕世代與其父母輩的不同消費取向,也使法國的諸多酒莊便臨挑戰而不得不轉型或是生產新的產品。事實上不只是法國,過去世人印象中「下班後總是要來一杯」的日本,其年輕世代的飲酒量也持續下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