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藍白聯手砍總預算逾2千億 賴總統「無法接受」:對政府影響史無前例

施暴高嘉瑜入獄…林秉樞驚傳健康狀況不佳 看守所證實:戒護就醫至今

日本大阪通天閣附近建築烈焰狂竄 傳巨大爆炸聲至少1人受傷

哈佛教授10年研究:能過好退休生活嗎?從問這一個問題開始

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摘要

令人滿意的退休生活,不僅是財務方面,更關鍵的是面對「離開工作後,我是誰」的身份認同挑戰。

退休,很多人可能第一個想到的問題是:「我是不是已經存夠錢了?」但哈佛商學院教授泰瑞莎.阿馬比爾(Teresa Amabile)從長達十年的研究中發現,最關鍵的問題是:「不再工作以後,我是誰?」

研究顯示,許多人在面臨退休時,不僅需要考慮「何時」以及「如何」結束職業生涯,還需克服內心對工作的心理依附。即便自認自我價值與工作身份的連結不深的人,也可能在退休時感到意外的掙扎。

例如,其中一個研究個案艾琳(Irene)曾在科技業工作,雖然她相當喜愛自己的公司與辦公室夥伴,但她從未認為是工作定義了她。但在面對「為什麼不直接退休?」的提問時,她的回答是:「在職場上,人們尊重你,但退休後可能就不一樣了。」她才驚覺,「成功的職場女性」的身份,遠比她想的還重要。

如何探索工作之外的身份

特雷莎建議,每個人都應坦誠地問自己:「我的工作是我做的事,還是我的身份?」

如果答案偏向後者,這暗示你的工作身份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你擁抱退休生活的可能性。要打破這種束縛,可以從以下幾個步驟開始:

第一步:列出你的核心身份與價值

試著將你的主要身份、需求、價值觀以及目標分為「現在」與「未來想成為的樣子」兩個層次。

例如,你可能會說我是一個「領導者」、「母親」也是「教練」等身份,我需要「陪伴感」、「身體健康」與從事「有意義的活動」。

第二步:進行「身份橋接」

你可以思考有哪些職場時期的身份特質希望保留,並在退休後以不同形式延續。例如,一位名為維克特(Victor)的企業高管,退休後透過加入教會的領導團隊,成功將「領導者」的角色延續到新生活中。

第三步:找回因工作放棄的夢想

從顧問公司的合夥人職位退休的傑伊說,他的工作就是「我是誰」,在漫長的職涯中,他早已忘記了,或者說也許從未發現「真正」的自己到底是誰。

退休後他重新拾起了年輕時「改裝老爺車愛好者」的身份。他購入一輛老爺車並開始修復,逐步重新找回自我。

找出你熱衷的活動很重要,因為它會帶給你興奮和成就感。這被稱為核心追求,根據《你可以比你想像的更早退休》和《最幸福的退休人士知道些什麼》對約1,350名退休人員進行的全國性調查顯示,最幸福的退休人士平均有3.6個核心追求,而最不幸福的退休人士則有1.9 個。

特雷莎表示,當你能坦然面對這些問題並放眼未來,退休生活將不僅是結束工作的結果,而是追尋新可能的開端。

她建議每個即將退休的人,允許自己以更開放的心態去思考,未來有可能發展的新身份。

資料來源:CNBC、Forbes

※本文出自「商業周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原文哈佛教授10年研究:能過好退休生活嗎?從問這一個問題開始

哈佛 退休

相關新聞

圖輯╱全球接力跨年!杜拜、巴黎、倫敦絕美煙火一次看

世界各地逐步迎接2025年的到來,包括杜拜哈里發塔、法國巴黎凱旋門、英國摩天輪「倫敦眼」、埃及金字塔等稍早皆以燦爛煙火秀...

2024全球最繁忙十大航線出爐 「台港」再登榜首

最新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最繁忙的十個國際航線中,有七個位於亞太地區,顯示該地區旅遊逐漸復甦。其中,台北(TPE)-香...

擊敗中國好手!18歲印度神童成史上最年輕西洋棋王

18歲印度天才少年古克什.多馬拉朱(Gukesh Dommaraju)12日在新加坡舉行的國際西洋棋世界冠軍賽決賽中,擊...

日本飯店10月「平均房價4800元」創新高 年漲18%主因曝光

日本境內約2000家飯店10月平均每晚房價來到2萬2171日圓(約新台幣4800元),較去年同月上漲18.3%創新高,主...

歐盟科學家:今年確定將成史上最熱一年 高溫至少延續至明年初

歐盟科學家9日表示,今年將成為有紀錄來全世界最熱的一年,且異常高溫將至少持續到明年的頭幾個月。聯合國兩周前的氣候會談才剛...

大英帝國的世界學生:《巴別塔學院》的牛津大學與少數族群

19世紀的牛津大學,作為當時大英帝國核心,在英國殖民歷史中如何向全球投射影響力?牛津大學身為英國保守勢力的大本營,內部如何看待來自世界各地的學子?這些大哉問,華裔美籍作家匡靈秀在2022年長篇小說《巴別塔學院》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此書背景設定在1830年代左右的大英帝國和牛津大學,雖然是架空歷史,又有許多奇幻文學色彩,但對同樣在牛津大學求學過的筆者而言,小說中許多觀察與體悟可謂絲絲入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