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生育 俄羅斯立法禁止宣傳不生孩子

(德國之聲中文網)據路透社報道,俄羅斯下議院於本周二(11月12日)投票一致通過一項法案,禁止宣傳被俄當局認為是有害的“無子女生活方式”,以期改善過低的出生率。官方數據顯示,俄羅斯新生兒出生率已降至25年來最低水平,而隨著俄烏戰爭持續,死亡率則在不斷攀升。克裡姆林宮稱這一數據“對國家未來而言是災難性的”。

俄羅斯總統普京一向將俄羅斯描繪為“傳統價值觀”的捍衛者,與墮落的西方展開生死存亡之戰。他鼓勵女性至少生育三個孩子,以確保俄羅斯的未來。目前俄羅斯政府已出台了財政和其他激勵措施。這項法案預計將很快獲得上議院和普京的批准通過,成為俄羅斯限制言論自由的若干法律條款之一,例如禁止宣傳“非傳統生活方式”(如同性關系或性別流動性)的內容,以及禁止對“烏克蘭沖突”發表異見言論。

根據該項法律,“宣傳不生育”的個人將面臨最高達40萬盧布(約合4100美元)的罰款,對官員的最高罰款金額翻倍(80萬盧布),法人則將面臨最高達500萬盧布(約合5.1萬美元)的罰款。

2024年上半年,俄羅斯共有59.96萬名嬰兒出生,比2023年同期減少了1.6萬,降至199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同時,死亡人數增加了4.9萬。不過,移民人數增加了20%。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提供數據,2023年,俄羅斯新生兒出生率約為9.22‰,是全球出生率最低的40個國家之一,略高於德國的9.02‰,但遠遠落後於中國的9.7‰和美國的12.21‰。

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關系密切的俄羅斯國家杜馬主席維亞切斯拉夫·沃洛金(Vyacheslav Volodin)表示:“我們要保護公民,特別是年輕一代,使之免受媒體中傳播的、對人格發展有負面影響的信息。”

“我們必須盡一切努力,確保新一代俄羅斯公民在以傳統家庭價值為核心的氛圍熏陶下成長。”

“人們願意生孩子,但是沒錢”

一些俄羅斯女性表示提高生活水平可以提高出生率,但另一些女性則對此表示懷疑。

阿麗娜·爾賈諾娃(Alina Rzhanova)今年33歲,住在莫斯科東北約250公裡的雅羅斯拉夫爾市(Yaroslavl)。她曾決定不要孩子,但現在已有一個八個月大的兒子。

“人們是想要孩子的,但沒錢。”她說道,“這才是人們不生孩子的原因,而不是因為誰在什麼地方寫了什麼。”

在莫斯科,40歲的亞娜(Yana)表示她不想生孩子。由於該話題的敏感性,她拒絕透露姓氏。亞娜同樣認為,如果能保證體面的生活水平,尤其是在大城市以外地區,可能有助於扭轉出生率下降的趨勢。

“人們在對未來有信心時才會想要孩子。但是當房貸利率高達20%時,我不會覺得這是要很多孩子的好時機。”她說道。

“‘不生育社區’是一個讓志同道合的人可以討論不想生育原因的地方。他們是否有權對此進行討論?是的,他們有討論權。”

“不是說年輕人讀了這些討論以後就表示‘那我也不想生孩子了’。”

當幼兒園搖身變成老人活動中心

(路透社)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本文章由德國之聲授權提供】

相關新聞

人瑞打假公司!他專揭超百歲老人有無說謊 查最長壽理髮師結果曝

隨著百歲人瑞攫取越來越多關注,億萬富豪和創業家也砸大把錢開發長壽商機。不過如何證明人瑞年齡是否屬實?這是商業保險經紀人梅...

日本京都拉麵店Po照公審1星負評客 懸賞2萬元威脅「處決」

由於不滿顧客用餐後給下1星負評,日本京都河原町站附近一間著名拉麵店とよ二郎(TOYOJIRO)在社交媒體公開顧客照片,並懸賞10萬日圓(約新台幣21,945港元)要把2人找出來進行「處決」,把這2名顧客打一頓,此舉遭不少網民批評。

影╱男子划輕艇突遭鯨魚吞了!3秒鐘後被吐出來 奇蹟生還影片曝

智利巴塔哥尼亞(Patagonia)海域上演驚人一幕,一名年輕男子正在划輕艇,結果突然遭到一頭座頭鯨吞進嘴裡,短短3秒鐘...

4寶爸遭同性戀情侶性侵虐殺!兇手自錄犯案過程 法醫:若清醒極痛苦

蘇格蘭發生駭人性侵虐殺案!1名24歲4孩之父成為2名陌生男子的獵物,其飲品被他們投放毒品,待神智不清後遭輪流性侵及虐待,最終死於酒精及藥物中毒。

虧大了!他免費搭郵輪卻得流感 船上接受治療被收154萬

美國明尼蘇達州一對男女獲得免費一周的加勒比海郵輪之旅,1月5日從邁阿密出發,未料上船後,男子感染流感並接受治療,儘管3天...

想財運滾滾千萬別錯過!來這日本四大神社「祈求蛇年好財運」

到日本旅遊時,許多遊客都會去神社參拜,並且可能或者購買「御守」祈求好運。日本網站「FINANCIAL FIELD」近來就分享在日本,有哪幾間神社的財運特別靈。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