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昨罷免、明喝咖啡」 朱立倫:兩手策略看清民進黨嘴臉

尹錫悅9000字向人民致親筆信!喊冤「戒嚴不是犯罪」:是總統權限

北捷多元支付閘門啟用時間確定了!這些新付款方式都能「嗶」進站

澳洲提醒重視「隱形需求」 墨爾本不讓座恐被罰款

台灣因博愛座議題引發廣泛討論,澳洲公共運輸系統同樣設有博愛座或優先座,但各州規定不同。墨爾本所在的維多利亞州,若在需要時不讓座,可能會面臨罰款,州政府更提醒重視乘客的「隱形需求」。

在澳洲,雪梨所在的新南威爾斯州(New SouthWales)火車每節車廂都設有兩個紅色的博愛座(Courtesy seat),這些座位與一般的藍色座位區分開來,設置於車廂出入口,方便需要的乘客進出。座位上方貼有標示長者和孕婦的貼紙,博愛座旁的座位則設為輪椅區。

新州鐵路採用雙層列車設計,大多數乘客進入車廂後會前往上、下層座位區就坐,相較於出入口處的僅有8個座位,上、下層座椅眾多且空間寬敞。這樣的設計有效減少了衝突的可能性,方便行動不便、推嬰兒車或攜帶大型行李的乘客在車廂出入口附近休息。

儘管如此,無論在離峰還是尖峰時段,任何乘客都能自在地坐在博愛座上,不會引起不友善的眼光。「讓座」更多地出於自願的博愛精神而非強制義務。當明顯有需求的乘客出現時,大多數乘客都會主動讓座,無論是博愛座還是普通座位。有時在公車擁擠時,司機還會提醒乘客協助需要座位的人,確保車廂行駛時的安全。

一名雪梨居民向中央社表示:「無論是尖峰還是離峰,只要沒有更需要的乘客,任何人都可以坐博愛座,沒必要特別空出這個座位。但當有需要的人出現時,讓出博愛座是必須的。」

她看完記者提供的台灣新聞片段後,對博愛座衝突不感到訝異,「我也曾經在雪梨看過類似的衝突,儘管不多見」,在尖峰時刻,博愛座上的人不一定會讓位給長者,普通座位則可能有乘客讓出座位,取決個人。

新州政府網站指出,「在公共運輸上,請將座位讓給更需要的人,包括長者、行動不便者、孕婦及帶著孩童的乘客。」新州對「不讓座」並沒有罰則,反而關注公共運輸中的各項不當行為,並設有罰則,包括亂丟垃圾、塗鴉、把腳放在座位上、在車廂內吸菸、喝酒、干擾其他乘客、堵住出入口等。火車內經常播放廣播提醒:「如果你將腳放在座位上,可能會被罰款。」

墨爾本所處的維多利亞州(Victoria)規定有所不同。如果坐在優先座(Priority seat)的乘客在受請求下未讓座給有特殊需求的乘客,可能會被罰款。

維州公共運輸系統設有橘色或其他顏色的優先座,並貼有標誌提醒乘客:「在受請求下,這些座位必須讓出來提供特殊需求的乘客使用,否則將罰款」,這讓有特殊需求的乘客能自行決定是否坐優先座,而非由坐在優先座的乘客決定是否讓座。

維州政府網站中特別提醒民眾重視「隱形需求」,有些乘客的特殊需求可能很難被肉眼看到,「有時,您可能看不到他們需要優先座位的原因」。

博愛座 讓座 車廂

延伸閱讀

印度捷運「博愛座」爭議少 情侶親暱互動才容易觸法

地鐵暴力逼讓座 北京65歲男遭行拘

推廣讓座出奇招 馬來西亞曾推喪屍版宣導片

年輕女孩身體不適坐博愛座被伯伯用傘戳腿喝令讓座 她1招反擊網大讚

相關新聞

圖輯╱全球接力跨年!杜拜、巴黎、倫敦絕美煙火一次看

世界各地逐步迎接2025年的到來,包括杜拜哈里發塔、法國巴黎凱旋門、英國摩天輪「倫敦眼」、埃及金字塔等稍早皆以燦爛煙火秀...

2024全球最繁忙十大航線出爐 「台港」再登榜首

最新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最繁忙的十個國際航線中,有七個位於亞太地區,顯示該地區旅遊逐漸復甦。其中,台北(TPE)-香...

擊敗中國好手!18歲印度神童成史上最年輕西洋棋王

18歲印度天才少年古克什.多馬拉朱(Gukesh Dommaraju)12日在新加坡舉行的國際西洋棋世界冠軍賽決賽中,擊...

日本飯店10月「平均房價4800元」創新高 年漲18%主因曝光

日本境內約2000家飯店10月平均每晚房價來到2萬2171日圓(約新台幣4800元),較去年同月上漲18.3%創新高,主...

歐盟科學家:今年確定將成史上最熱一年 高溫至少延續至明年初

歐盟科學家9日表示,今年將成為有紀錄來全世界最熱的一年,且異常高溫將至少持續到明年的頭幾個月。聯合國兩周前的氣候會談才剛...

最萌身高差!全球最高與最矮女性同框畫面曝 相差逾150公分

金氏世界紀錄日前舉行慶祝活動,邀請全球最高與最矮的女性在英國倫敦相聚喝茶,其中最高女性身高逾215公分、最矮女性僅62公...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