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重慶南路爆衝釀8傷!78歲老董未現身警局 律師說話了

黑熊開冰箱找食物!17歲老狗奮勇對峙畫面曝光 主人醒來見戰況嚇壞

空服員警告搭飛機「2飲料」喝了恐脫水 自來水衛生堪憂也別碰

印度捷運「博愛座」爭議少 情侶親暱互動才容易觸法

印度首都德里的捷運車廂內設有「優先座」,黃色的貼紙寫著「請讓給比你更有需要的人來坐」,上面畫有持拐杖者和孕婦。中央社
印度首都德里的捷運車廂內設有「優先座」,黃色的貼紙寫著「請讓給比你更有需要的人來坐」,上面畫有持拐杖者和孕婦。中央社

印度首都德里的捷運車廂設有博愛座,還有優先座,每輛列車有女性專用車廂,這類保留座位很少引起糾紛。但印度民風保守,情侶在車廂內有親暱舉動才是踩紅線,極易招惹眾怒。

印度各大都會都有自己的捷運系統,許多新興城市也陸續興建中。就德里而言,「德里都會捷運」(Delhi Metro)於2002年開始營運,現有12條路線,全長393公里,計有288站。

由於印度早年性騷擾事件時有耳聞,為保護女性乘客,每輛列車的第一節都是女性專用車廂。

一名站務人員告訴中央社,除了由女性陪同的12歲以下男童外,男性乘客進入女性專用車廂會被處250盧比(約新台幣100元)罰金。

在普通車廂,車門附近一般會有2個「博愛座」,標明是給「年長公民和殘疾人士」使用;另外還會有2個「優先座」,寫著「請讓給比你更有需要的人來坐」,上面畫有持拐杖者和孕婦。

記者看到有年輕乘客坐在「博愛座」的位置,但並未引起他人側目,也有可能是因為當時車廂內沒有年長或行動不便的乘客。

站務人員說,「博愛座」和「優先座」基本上不具強制性,若有人投訴,只能勸說。

一名印度青年向中央社表示,印度人從小就被教導要有同理心,大多數的年輕人即使不是坐在博愛座或優先座,仍會主動讓位給長者、孕婦或行動不便者。印度人性格溫和、不好爭鬥,為求讓座而爆發爭執的情事,未曾聽聞。

今年5月,網路流出一段影片,現年64歲的財政部長希塔拉曼(Nirmala Sitharaman)搭乘德里捷運,擁擠的車廂內就沒有人讓座,身邊荷槍實彈的安全人員也未要求乘客讓座。

在印度,民眾對於年輕人坐博愛座或不願讓位可以忍,但在車廂內做出親暱舉動,則是不可忍。

去年5月,網路傳出一對情侶在德里捷運車廂內擁吻的影片,片中男女遭憤怒的網民肉搜痛批;4個月後,一對男女在德里捷運車廂內秀恩愛,當場遭一名中年婦女痛斥,許多乘客也出言附和。

眾怒難犯,德里警方當時表示會派出便衣警察在車廂巡邏,逮捕從事「猥褻行為」的現行犯,情節較輕者依捷運營運法科處罰金,情節嚴重者依刑法起訴。

印度民風保守,認為情侶互動是私事,不應在大庭廣眾之下展示。因此,外國人若來印度旅遊,不單是在捷運車廂,只要是在公共場所,就不宜有過度親暱的舉動,以免惹麻煩上身。

車廂 捷運 印度

延伸閱讀

印度總理莫迪連任 學者看好台印關係盼升級新南向政策

北捷自備座位再+1!年輕男「電腦椅擺博愛座旁」坐下滑手機 網笑:智慧王

推廣讓座出奇招 馬來西亞曾推喪屍版宣導片

年輕女孩身體不適坐博愛座被伯伯用傘戳腿喝令讓座 她1招反擊網大讚

相關新聞

全球30%人曾遇「鬼壓床」!專家解密睡眠癱瘓症 4步驟幫脫困

你是否有過「鬼壓床」的經驗?醒來時大腦清醒、卻渾身動彈不得,甚至感覺胸口被壓、看到詭異身影,令人驚恐萬分?其實這種現象在...

200年前保險套長這樣!羊盲腸製成 紫外線檢測曝「使用狀況」

法新社報導,荷蘭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3日起舉辦名為「安全性行為?」的展覽,以19世紀的性工作為主題,其中...

影/直擊!瑞士阿爾卑斯冰川崩塌 下方村莊「9成被摧毀」

瑞士阿爾卑斯山脈一大塊冰川斷裂,導致大量冰塊、泥漿和岩石傾瀉而下,掩埋本月稍早因岩石滑坡風險而撤離的大部分村莊地區。

7月大地震預言 NHK點名從港台擴散謠言、中國使館的「提醒」加深不安

二十幾年前的日本漫畫預言今年7月5日日本將發生毀滅性地震,香港部分飛日定期航班預防性減班。NHK上月調查這個「謠言」起自...

大阪世博開幕 84展館亮相

二○二五年世界博覽會昨天上午在日本大阪市的夢洲會場開幕,展期至十月十三日。開幕前會場就出現排隊人潮,估計首日進場人數將超...

小護士愛上大毒梟!在「全英最糟監獄」熱戀 女方家長嚇壞

英國一名護理師承接監獄的外包工作,結果疑似和獄中一名囚犯產生情愫,該囚犯曾被指控過失殺人、槍枝和毒品犯罪等罪刑,關押於有「全英國最糟監獄」之稱的旺茲沃斯監獄(HMP Wandsworth)。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