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界線的藝術對話 蔡可柏新作於英國教堂亮相
台灣藝術家蔡可柏於英國諾威治(Norwich)聖彼得亨蓋特教堂展出最新空間裝置作品「Stained Glass/The Colour inMe」,並與台灣舞蹈家周書毅跨界合作,21、22日開放現場表演,利用舞蹈與作品中的色彩光線互動,打破傳統空間的邊界。
「Stained Glass」為蔡可柏的裝置作品的第1部曲,他與英國諾威治大學合作,以聖彼得亨蓋特教堂(St.Peter Hungate Church)的彩色玻璃為創作起點,去探索自我生命認同與人類在古建築中的位置,重新建構對神聖空間的認知框架。
蔡可柏說,這次雖然是從彩繪玻璃與宗教空間的概念出發,但同志身份在宗教的框架與西方歷史結構下,往往被禁止與隱藏。而彩繪玻璃的英文「StainedGlass」直譯中文有「骯髒的玻璃」之意,讓他聯想到同性戀者遭辱罵的概念。
因此,蔡可柏在作品中運用11色同志彩虹旗中的顏色,將它連結到性別、酷兒與政治等議題。他希望接下來能讓計畫不斷碰撞,並持續與不同機構合作,讓作品有機會在更多地方展出。
「The Colour in Me」則是作品第2部曲,以周書毅的舞蹈表演為核心,由香港音樂家江逸天(OlivierCong)量身打造的音樂為背景,結合蔡可柏的裝置藝術作品在教堂中進行現代舞表演,並邀請旅英台灣燈光設計師葉書昂共同參與創作。
周書毅說,自己雖非首次在裝置藝術空間中表演,卻鮮少在具有宗教信仰的場所演出。雖然亨蓋特教堂已不具宗教功能,但他仍然能感受到教堂的寧靜,而這次表演正是他在建築空間、裝置藝術與身體中找到對話的可能。
周書毅與蔡可柏相識已久,他很高興這次有機會合作。周書毅認為在教堂中創作像是一場時代的對話,而對話重點在於「性別」本身,雖然台灣在推動性別平權方面屬亞洲前列,但在英國的教堂中,對於同性族群仍存在界線,而這也成為他創作的靈感。
除了性別平權,周書毅認為作品更傳達了生命平權的概念。他希望能夠透過裝置作品的演出,讓觀眾感受到不用再去討論失衡的世界;也期望能持續進行此類型的表演,打破場域限制,讓民眾可以到生活周遭的場所觀看表演。
作品的第3與第4部分將在表演結束後,由香港影像導演張紫茵重新從她的角度詮釋後以影像呈現,再接續由蔡可柏以文字與聲音講述完整故事結尾。
聖彼德亨蓋特教堂位於英國東部城市諾威治,建於15世紀,見證了諾威治曾作為英國第二大城的歷史。90年代後期,教堂一度面臨拆除危機,但在學者與藝術家們的努力下得以保留,並成為展覽聖地。
蔡可柏說,由於英國歷史機構相當保守,當對方聽到他將嘗試不同於以往的藝術形式時,感到有些疑慮,但經過溝通後仍同意讓他進行創作。如今作品順利在教堂中展出並完成舞蹈表演後,他才鬆了一口氣而且非常開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