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天花病毒 德國疫苗接種義務立法走過150年歷程
新冠大流行之初,即2020年4月,來自基民盟的時任聯邦衛生部長斯潘(Jens Spahn)就很清楚地意識到,不少國家性的防疫措施將會引發極大的爭議性。
回顧歷史就會發現,國家衛生政策和對基本權利的干預早在過去就已常常引發德國人的過敏反應。例如150年前,也就是1874年4月8日,帝國議會通過了全國範圍內的天花疫苗接種義務法案。
新成立的帝國議會召開了五次會議,對是否進行天花疫苗的強制接種進行了激烈辯論,當時天花疫情在德國已經非常嚴重。那時正反方所持的觀點幾乎到今天也沒有改變:支持者認為,在醫療緊急情況下,為了整個社會的利益,須限制個人自由。而反對者則警告稱:國家無權對個人的身體進行干預。此外他們還提到了疫苗的副作用。
直到19世紀,黑死病、霍亂、結核病、白喉以及麻疹等傳染病仍是全球範圍的頭號死因。14世紀的黑死病在歐洲奪去了2500萬人的性命,也是國家實施疾病防控政策的開始。義大利商業城市拉古薩、佛羅倫薩和威尼斯都制定了防疫措施,這些措施對公民的社會、宗教和經濟生活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當局將感染者隔離在瘟疫醫院中。船隻上的旅客必須接受隔離檢疫。邊境關閉貿易暫停。未感染者也不能去教堂、參加節慶或集市這些人群聚集場所。葬禮亦被禁止。
天花一再給人們帶來恐懼和死亡。但其實早在公元前,印度人和中國人就已經通過觀察推測控制這種傳染病的方法:感染過一次的人在病愈後會獲得終生免疫力。讓健康的未感染者接觸弱化的病原體,也能產生同樣的免疫效果。1796年,英國醫生愛德華·詹納(Edward Jenner)成功地利用牛痘病毒發明了天花疫苗,挽救了無數生命。
從那時起,歐洲國家開始了疫苗接種計劃。普魯士最初只是為依賴政府援助的個人規定了強制接種義務,但巴伐利亞和巴符州已分別於1807年和1815年開始實施疫苗強制接種。
1835年,普魯士收緊了接種政策:強制疫苗接種適用於天花疫情爆發期間;依賴政府救助和雇主支持的人群有疫苗接種義務。所有人都被建議接種疫苗;對於未接種疫苗的兒童,一旦患病,家長將面臨處罰。然而,這並沒有給情況帶來改善。1833年,每年大約有8000人死於天花,這個數字在1866年增加到了約12000人。1870/71年的德法戰爭再次引發了疫情。
德國軍隊中,由於實施了嚴格的強制疫苗接種,感染率和死亡率都非常低;相比之下,同一時間,法國士兵的死亡率則明顯較高,這也成為時任帝國總理俾斯麥的一個重要論據,以支持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強制疫苗接種。
疫苗接種義務法案以183票對119票通過。該法案規定,二至十二歲的兒童都有兩次疫苗接種義務。若孩子在沒有正當理由的情況下未接種疫苗,父母和監護人將面臨罰款或最高三天的監禁。
1869年,第一個反對疫苗組織在萊比錫和斯圖加特成立。魏瑪共和國時期,反疫苗協會成員達到了約30萬。然而,反疫苗人士仍只是少數派。拒絕接種疫苗人群的比例從1876年的約6%下降到上世紀末的約2%至2.5%。
1900年,帝國議會還通過了《帝國傳染病法》(Reichsseuchengesetz)。制定了針對麻風病、霍亂、斑疹傷寒、黃熱病、鼠疫以及天花的防控准則。成立了帝國衛生局,並建立了醫療統計。通過法定屍檢以及對傳染性疾病的報告義務等措施,旨在及時發現疫情。
1976年,聯邦議院廢除了天花強制接種義務。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天花病毒已基本被消滅。
(天主教新聞社)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