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瑞珍進軍日本被瘋搶!為何這簡單美味受日人歡迎?

走進日本大街小巷,除了眾所皆知的珍珠奶茶、鳳梨酥,近期洪瑞珍三明治,進軍日本才5個月,人氣頗高,在週六16日上野公園舉辦的「TAIWAN PLUS」活動中也被瘋搶。日本精緻烘焙名店不少,當地人吃麵包也相當挑剔,讓經營團隊事前壓力不小。為何這種簡單美味,能受到日本人歡迎?
一蘭拉麵、 SUKIYA、八月堂可頌、唐吉軻德到近期的挽肉と米,每當有日本知名連鎖餐廳、知名品牌來台展店,總是能掀起一波熱潮,不少民眾甘願排幾小時的隊,就為了品嘗異鄉的美食,如今情形出現反轉,不少台灣業者吹起反攻號角,成功進軍更遼闊的東洋市場。
搬運一箱箱的三明治,營運不到半天就要趕回工廠載貨,洪瑞珍三明治進軍日本不到五個月,已成功擄獲日本民眾的味蕾;文化總會16日在上野公園,舉辦第四屆的「TAIWAN PLUS」活動,把台灣的飲食、文創產品帶到現場,三明治又成了日本民眾瘋搶的人氣商品。
「去年第三屆的活動,是讓我們下定決心的契機,」洪瑞珍日本代表取締役黃哲誠回憶,去年活動第一天也是大排長龍,第二天碰上颱風,自己原本有些擔憂,沒想到整天還是賣了近1000個三明治,讓他大吃一驚。
日本麵包品質高競爭激烈,進軍壓力大
他透露,原先台灣經營團隊內部,對於日本展店一事有些疑慮,畢竟日本麵包品質非常高、競爭也很激烈,但看到這樣情況,決定把時間提前到今年第一季(4月26日),最後選在東京高田馬場,設立日本首間分店。
黃哲誠坦言,現階段店面採前店後廠的設置,營業至今每天可以賣出700多顆,今年又選擇參加「TAIWAN PLUS」活動,主要是測試自己的日產能,希望把產能拉升至1500至2000顆,以利未來拓展到日本更多區域。
提高知名度,日本展店首要課題
談到日本展店的過程?黃哲誠說第一個要面臨的課題,就是如何提升知名度,畢竟洪瑞珍在日本不像在台灣有人氣,因此店面就設置了很大的三明治招牌,標榜「台灣第一的三明治」,吸引日本民眾的眼球。
另一個困難當然是面對日本更嚴謹的法規,他透露原先經營團隊希望將台灣的包裝、包材原汁原味運到日本,但審核過程耗費許多時間,加上日本政策有意保護自己的工業,最後包材、食材乾脆全數採用日本原產地商品,不過製作與調醬的方式,都跟台灣完全一樣,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黃哲誠坦言,由於日本的食材特別是乳製品的品質較高,不少人吃過之後,都認為品質更好。
台日文化差異,調整商品樣式
台日文化雖然相近,但從不少細節仍有差異,這部分就是進軍日本的最大挑戰。黃哲誠坦言,台灣商品進軍日本,還要遇到很多文化上、習慣上的挑戰,台灣人買三明治都是購買大量放在冰箱,但日本人就認為要在短時間內食用完畢,為此他們設計小紙條,教導民眾在什麼狀況下該怎麼吃,可以存放多久。
此外日本女性不喜歡張大嘴品嘗食物,為此還設計對切的小三明治,來符合當地的民情。最後是日本人吃三明治,多數年輕人的印象,停留在兩片麵包夾在一起,中間有豐富的水果果肉,反而是年長的民眾接受度較高,畢竟洪瑞珍樣式與昭和時代三明治相似,這都是當初未料到情形。
談到往後目標,黃哲誠希望打入日本百貨、超市,成為民眾到架上買的日常用品,希望讓日本民眾改變習慣,讓洪瑞珍成為一個能買回家放在冰箱的商品,洪瑞珍在進攻日本市場,似乎也在當地展開一場飲食革命。
(本文出自2023.09.18《遠見》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