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不掉洋芋片、巧克力?專家解密愛吃垃圾食物是身體缺了「這些」

吃完垃圾食物以後總是會有點罪惡感,但為什麼還是無法克制吃垃圾食物的慾望呢?原來身體渴望不同的食物代表著不同的意涵。
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不同專家對於好吃零食有不同解讀,有專家認為這是身體缺乏特定營養素造成的,但也有另一派專家認為是因為人類傾向將吃零食跟快樂感連結。
營養專家葛里維勒(Marilyn Glenville) 博士表示,吃精緻糖和碳水化合物時,能量會快速進入血液裡面導致血糖失衡,這時身體就要釋放更多胰島素來應對血糖急遽上升。胰島素快速抑制血糖,導致血糖下降,結果又讓人想吃甜點零食作為補償。葛里維勒指出,吃了含糖食物以後,人對於含糖食物的渴望反而更加提升,造成惡性循環。他建議,如果要抑制對糖的渴望,可以服用鉻補充劑(chromium picolinate)。鉻補充劑能夠降低血糖及暴食頻率,也能有效控制提重並改善憂鬱程度。
那喜歡吃不同的垃圾食物究竟代表什麼意思呢?另一位營養專家威爾金森 (Shona Wilkinson)表示,喜歡吃洋芋片這類鹹食,可能是身體電解質較低。由於鹹食中含鈉量較高,也可能是因為身體缺鈉造成的。而身體缺鈉通常是因為脫水、運動後、生病或飲酒造成的。若要補充鈉,可以吃芹菜或胡蘿蔔,甚至可以吃一點鹹的爆米花。
想吃麵包、蛋糕等碳水化合物,可能是因為沒有安全感或情緒低落,通常吃完碳水化合物後能夠增加血清素,因此身體才會想要碳水化合物。
至於想吃巧克力,可能代表身體缺鎂。人體需要鎂來調節肌肉、神經功能、血糖及血壓。如果真的想吃巧克力,建議要選黑巧克力,每25公克的黑巧克力含有約60毫克的鎂,每天吃6份便能補充身體所需的鎂。專家建議,如果想吃零食和垃圾食物,可以判斷身體究竟缺乏什麼營養素,挑選較健康的食物補充營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