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華園參加印度藝術節 歌仔戲展現台灣軟實力

明華園戲劇總團應南印度克勒拉省政府邀請,參加5日至14日舉辦的「2023國際劇場藝術節」,以歌仔戲展現台灣軟實力。圖為團員6日晚上首演時,與駐印度代表處人員合影。圖/中央社(駐印度代表處提供)
明華園戲劇總團應南印度克勒拉省政府邀請,參加5日至14日舉辦的「2023國際劇場藝術節」,以歌仔戲展現台灣軟實力。圖為團員6日晚上首演時,與駐印度代表處人員合影。圖/中央社(駐印度代表處提供)

明華園戲劇總團應南印度克勒拉省政府邀請參加「2023國際劇場藝術節」,以歌仔戲展現台灣軟實力;現場互動也讓觀眾參與其中,親身體驗演出歌仔戲的技巧。

2023年國際劇場藝術節(International Theatre Festivalof Kerala 2023)於5日至14日在克勒拉省(Kerala)文化重鎮特里蘇爾市(Thrissur)舉辦, 明華園由執行長陳昭賢率領40名年輕團員參加,昨晚在戶外舞台首演。

陳昭賢受訪說,這是明華園疫情之後首次出國表演,也是睽違多年再次出訪印度,團員們相當賣力,「一人抵五人用」,昨晚首先帶來浪漫愛情故事的「鴛鴦槍」及結合武術與特技的「護國將軍」兩齣戲碼。

她補充,歌仔戲是不斷創新、進化的表演藝術,這次除了演出之外,明華園還將與印度藝術大學及與會各國藝術家交流切磋,盼以精緻與獨特的歌仔戲,展現台灣軟實力,讓世界看見與體驗台灣戲曲之美。

演出戲碼劇情扣人心弦、打虎與武鬥場面驚心動魄,在明華園的精湛演出之下,全場700多位觀眾多次鼓掌叫好,印度媒體也前來採訪。

為了讓印度觀眾也能體驗台灣歌仔戲,明華園鼓勵印度工作人員穿上戲服,用克勒拉語(Maylayalam)客串演出,還找了4名男觀眾及3名女觀眾上台,由陳昭賢親自教授歌仔戲中反串男女性的身段及笑聲,印度觀眾也開心學習。

駐印度代表處副代表謝柏輝致詞時表示,台灣以高科技及半導體實力聞名全球,此次明華園帶來融合傳統與現代、結合唱腔、身段、武術及特技表演的「台灣歌劇」(Taiwan Opera),盼帶動台印度人民文化、教育、觀光、經貿及投資等各領域的交流。

他說,駐印度代表處願與印度各界友人攜手合作,共同強化全方位實質友好合作,並祝賀明華園演出及克勒拉省文化盛事圓滿順利。

駐印度代表處副參事趙向羣則補充,此次活動超越國際藩籬,讓台印度雙邊文化交流獲得持續推展與成長茁壯,當地各大電視台與平面媒體也大篇幅報導與刊登明華園公演訊息,給予高度肯定與讚揚。

明華園成立於1929年,是台灣最具規模的殿堂級歌仔戲劇團之一,有「東方百老匯」美譽,足跡遍及五大洲,深受世界各國讚賞與歡迎;今晚明華園還將在國際劇場藝術節再次演出。

明華園戲劇總團應南印度克勒拉省政府邀請,參加5日至14日舉辦的「2023國際劇場藝術節」,6日晚上演出「鴛鴦槍」與「護國將軍」兩齣戲碼。圖/中央社(駐印度代表處提供)
明華園戲劇總團應南印度克勒拉省政府邀請,參加5日至14日舉辦的「2023國際劇場藝術節」,6日晚上演出「鴛鴦槍」與「護國將軍」兩齣戲碼。圖/中央社(駐印度代表處提供)

印度 明華園 歌仔戲

延伸閱讀

外資買亞股 最愛台灣

「嘉慶君」登台前龍心不悅!陳亞蘭突戴「心臟追蹤器」

美國通用原子公司 在印度啓動人工智慧、無人機和半導體領域的重大項目

被比擬成湯姆克魯斯是羞辱? 這位天王的粉絲氣炸:完全沒得比

相關新聞

五月天陷假唱風波 BBC:對嘴唱在中國並不罕見

亞洲天團五月天近日身陷假唱疑雲,遭中國網友質疑演唱會部分歌曲「對嘴唱」,對此,英國廣播公司(BBC)也針對這起事件進行報...

加速衝入鴿群!涉路殺鴿子被逮 日計程車駕駛:馬路是人類的

日本東京都內一輛計程車突然衝向馬路上的鴿群,造成其中一隻鴿子遭「路殺」,警方已逮捕50歲計程車駕駛。這名駕駛面對警詢供稱...

東京惠比壽汽車衝撞人行道!4行人受傷 80歲駕駛被捕稱「沒有記憶」

日本東京都澀谷區的惠比壽今天發生汽車衝撞護欄意外,造成4名行人與駕駛受傷。肇事的80歲男性以現行犯遭到逮捕

日福島一廠作業員遭輻射廢液噴濺!東電公布事故原因

營運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東京電力公司(簡稱東電)上月有5名作業員在清洗核汙水處理設備時,因為臨時設置的軟管脫落,被輻射廢...

通勤路宛如通往地獄之路!首爾地鐵明年將推「無座位車廂」

通勤時間捷運車廂人潮驚人,是許多通勤族的夢魘,南韓首爾地鐵公司(Seoul Metro)1日宣布,明年1月起將在尖峰時刻...

影/倫敦魯頓機場停車場大火!結構坍塌導致全面停飛 旅客怨被丟包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英國首都倫敦附近的魯頓機場(Luton Airport)航廈第2立體停車場發生大火,導致「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