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一周數位爆報/5招查偷吃嚇壞人!進Meta沒事做爽撈575萬

普亭宣布將在白俄部署戰術核武 稱「美國早在歐洲盟邦部署」

影/玉山上午7時5分終於降雪 創設站80年最晚紀錄

土耳其大環境困頓 年輕世代出走尋未來

隨著5月14日的大選逼近,許多土耳其人因為不信任政府、言論自由遭打壓、通貨膨脹及不斷惡化的商業環境,越來越多的土耳其年輕人赴外尋找未來。新華社
隨著5月14日的大選逼近,許多土耳其人因為不信任政府、言論自由遭打壓、通貨膨脹及不斷惡化的商業環境,越來越多的土耳其年輕人赴外尋找未來。新華社

經濟困頓及高壓政治,讓越來越多的土耳其年輕人赴外尋找未來。同在新聞業的奧默(Omer)對中央社說:「我們全都想走,你們(外媒)卻一直來,我不理解」。大選將近,更多人已「用腳投票」離鄉背井。

25歲的土耳其大數據學者傅希吉(Bulut Ficici)被挖角赴荷蘭工作時,他毫不猶豫地打包,拋下在伊斯坦堡的生活及友人。他對「外交政策」(ForeignPolicy)雜誌說:「我愛土耳其,但再也無法負擔住在伊斯坦堡這樣城市的開支」。

他說:「政治及經濟情勢持續走下坡,是該離開的時候了」。

傅希吉並非出走首例,隨著5月14日的大選逼近,許多土耳其人因為不信任政府、言論自由遭打壓、通貨膨脹及不斷惡化的商業環境而離去。

德國智庫康拉德阿德諾爾基金會(Konrad Adenauer Foundation)最近一項調查顯示,18至25歲的土耳其人中,逾70%的受訪者表示更樂意居住他處,超過60%表示看不到土耳其的美好未來。此外,不只年輕人苦尋出路,根據土耳其反對黨共和人民黨(Republican People's Party)2021年的報告,土耳其外移的百萬富翁數量居世界第3。

這份報告指出,2000年至2021年間,約2.3萬商業人士離開土耳其,其中百萬富翁就有1萬人。土耳其2020年資本外流達到近440億美元(約新台幣1.3兆元),比2012年的外流金額高40億美元。

土耳其境況並非一直如此,更一度是區域經濟火車頭。現任總統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2003年首次擔任總理時,土耳其經濟繁榮,失業率下降。如今迎來建國百年,土耳其本應歡欣慶祝國家發展蒸蒸日上,但倫敦都會大學(London Metropolitan University)政治學副教授奧茲圖克(Ahmet Erdi Ozturk)表示,艾爾段試圖建立的「新土耳其」逐漸陷入威權主義。

土耳其共和國成立以來已有幾波移民潮,但自從政府2013年鎮壓伊斯坦堡哲吉公園(Gezi Park)抗議活動及2016年的失敗政變以來,又掀起一波外移潮,無論是學生、年輕專業人士、名人、中上層階級甚至宗教團體,紛紛加入近幾十年來主要於歐洲定居的僑民社群。

根據土耳其外交部數據,目前逾650萬名土耳其人在國外居住。

這樣的狀況可能不會好轉。執政黨正義發展黨(AK Party)因經濟不佳等因素,支持率不斷下降,眼前的選舉恐怕是場苦戰,但是6大在野黨迄今還沒有宣布總統候選人。

奧茲圖克說,人們需要國家積極轉型才願考慮回歸,如果政府更迭且有恢復至過往的發展,「可能會看到回流」,但現在大多數離開的人都看不到改變的希望。「看來在選舉後,我們可能會看到另一波想離開土耳其的人」。

傅希吉雖說很享受在荷蘭的工作及生活,但他希望30或40多歲的時候,能回家裡「過好日子」。他認為自己這一代人是不幸的,回憶成長過程,當時經濟更佳,家裡的狀況也並非瀕臨生存邊緣,自己更開心。

他指出:「今天,我認識的大多數人都很緊繃,不僅是因為經濟困頓,還因為政府。我們害怕在社群媒體說出心聲或分享想法。有種集體恐懼讓人們想離開」。

人口外流也使土耳其付出代價。華盛頓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Peace )研究員糾西昆(Alper Coskun)指出:「我們聽聞許多人在談離開的事情,這是嚴重的問題」。人才是土耳其的重要資本,卻正在流失。執政黨及其政策明顯與年輕世代脫節,老一輩人挺執政黨的力度則較強。

39歲的電機工程師登薩(Gokce Tunca)不支持自家政府,2019年起旅居法國南部。她表示:「過去20年裡,我們看到的是同一個政府。他們有自己的風格,不適合我」。

她說:「如果情況好轉,我一定回土耳其。現在我感到無能為力,無法改變任何事情。這些年來購買力一步步下降,我不相信政治制度。這就是我決定離開的部分原因」。

「法國是宜居的好地點,但不是家」,登薩說道。

土耳其 伊斯坦堡

延伸閱讀

地緣風險 牽動台灣工具機產線調配

加拿大宣布援烏戰車 俄羅斯空襲烏克蘭11死

入北約添難度…瑞典准燒可蘭經 土耳其怒拒防長來訪

外星人入侵?「神秘漩渦」漂浮空中達1小時 網嚇壞:跟電影一樣

相關新聞

祕魯警保溫袋查獲木乃伊 外送員稱「精神女友」、但專家說出真相

CNN與BBC報導,祕魯警方日前在一個外送員的保溫袋內發現了一具估計有著600至800年歷史的木乃伊。儘管該名外送員把「...

幹細胞移植治癒愛滋再奏捷 全球第3例登科學期刊

被稱為「杜塞道夫病人」的男性病患在接受幹細胞移植後,不僅治癒白血病,更成為全球第3名登上科學期刊的愛滋病治癒者

「壽司屁孩恐攻」留陰影…各家業者祭食安對策 日本一蘭拉麵也有動作了

日本各大餐飲店近期相繼發生因顧客「迷惑行為」(日文迷惑意為使人困惑、為難等)受害案例,讓各家業者紛紛提出食安對策,例如拉...

1歲多女童墜井 泰國動員逾百人救援成功

泰國當局今天表示,一名19個月大的小女孩掉進泰國偏鄉一口13公尺深的井中,他們動員超過100人執行救援任務,最終順利救出...

「空中女王」再見!最後一架波音747在空中畫出數字「747」告別

有「空中女王」之稱的波音747客機,31日交付給貨運業者亞特拉斯航空(Atlas Air)後正式停止,從此走入歷史,而機...

影/神秘「漩渦」穿越夏威夷夜空?研究人員相信跟「這件事」有關

美聯社報導,美國夏威夷州最高山山頂一具攝影機前陣子拍到了神秘漩渦穿越夜空的景象。研究人員相信,這個現象跟SpaceX公司...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