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分出創作真假?學生寫作業靠AI機器人 教授如何應付

紐約時報16日報導,人工智慧實驗室OpenAI去年11月推出AI聊天機器人程式ChatGPT,能根據簡短的提示產出清晰而縝密的文本,可以用來寫情書、詩句、同人作品,甚至是學校作業,成為各級教育單位關注的重點;為應對ChatGPT的出現,全國各大學教授、教育管理者開始更改規則,教授紛紛重新設計課程,加入更多口試、團隊作業,或是以手寫作業代替電腦打字,可能促成未來教學與學習方面的重大改變。
報導指出,AI聊天機器人也在部分中學、高中掀起風波,越來越多學生讓AI機器人來寫作業,讓教師分不出創作真假。
教師試圖辨別學生是否利用ChatGPT完成作業,包括紐約市及西雅圖等公立學校體系已禁止在學校Wi-Fi網路及設備上使用ChatGPT以防止作弊,不過學生還是能輕鬆想出辦法使用聊天機器人。
大學、學院等高等學府則一直遲疑是否禁用ChatGPT,教授等教育管理者懷疑此舉的有效性,且不希望侵犯學術自由,這意味著教學方式勢必調整改變。
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Florida)教務長格羅佛(Joe Glover)表示:「我們試著制定一般政策,確保支持教職人員管理班級的權力,而不是針對特定的作弊方法,這不會是我們要面對的最後一次革新。」
格羅佛的看法反映「生成式AI」(generative A.I.)正起步的現狀,OpenAI預計不久後再推出另一個工具GPT-4,GPT-4比先前的版本更擅於生成文本,Google推出聊天機器人LaMDA,微軟(Microsoft)正討論對OpenAI投資100億元,矽谷的Stability AI、Character.AI等新創公司也正投入生成式AI。
OpenAI發言人表示實驗室已經意識到ChatGPT可能被用來誤導人,正在研發能幫助辨識ChatGPT生成文本的技術。
喬治華盛頓大學、羅格斯大學等大學教授正逐步取消疫情期間占多數的居家作業及開卷作業,選擇課堂作業、手寫論文、團隊作業及口試等方法取代;一些教授轉而指派精心設計的問題,希望讓聊天機器人難以回答,並要求學生舉自身生活經驗和時事為例。
大學教授表示,若這些方法仍無法預防抄襲,他們計畫制定更嚴苛的評分標準。
某些大學也致力於教育學生新AI技術的資訊,如水牛城紐約大學等計畫在必修課程加入AI工具的相關討論,教授學術倫理。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