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亞運拳擊/對中國大陸打嗨了!男將賴主恩擊退地主闖4強至少銅牌

周二變天!小犬颱風估明轉中颱 「這兩日」對台影響最劇

中秋10親友登山遭不明蜂種螫3送醫 烏來內洞森林遊樂區暫封閉

佳節美酒適量飲 解宿醉有妙招

示意圖。聖誕、跨年等節日將近,不少民眾聚會都會準備酒精飲料歡慶佳節。(Photo by Chris Ford on Flickr under C.C. License)
示意圖。聖誕、跨年等節日將近,不少民眾聚會都會準備酒精飲料歡慶佳節。(Photo by Chris Ford on Flickr under C.C.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綜合報導】

佳節將近,許多民眾不免喝上兩杯慶祝,但隔天的宿醉卻相當痛苦!學者解釋,身體代謝酒精時,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乙醛,所以才有噁心想吐的宿醉現象,可以避免喝紅酒、威士忌等酒精含量較高的酒類,多喝冰水以稀釋酒精,也可吃點雞蛋,其中含有能有效緩解酒精後遺症的半胱胺酸。

宿醉令人難受

衛報》報導,聖誕、跨年佳節將近,民眾免不了喝上兩三杯慶祝一下,但派對隔日卻有宿醉侵襲,令人精神不振。對此,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學者帕默說,身體在宿醉時出現了各種物理與化學反應,更影響到人體的所有器官。

「當你喝第一杯酒,大腦就會開始釋放出名為γ-氨基丁酸的物質,」精神藥理學者拉法表示,該物質可以減緩大腦思考的能力,讓人放鬆,同時大腦還會釋放多巴胺,讓民眾會接續喝下去。

然而,如果繼續喝酒,酒精會與大腦中的化學物質結合,影響記憶的形成,也就是俗稱「斷片」的由來。酒精還會接著影響到負責運動、平衡的小腦,所以才會有行動不穩的狀況。最重要的是,如果喝太多酒精,會分泌過多γ-氨基丁酸,大腦為了取得體內平衡,會開始抑制γ-氨基丁酸的作用,導致隔日出現酒後焦慮的狀況。

吃雞蛋可防宿醉

拉法指出,酒精會通過「乙醇脫氫酶」(ADH)來代謝,在分解過程中也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乙醇,使人頭痛及噁心、反胃。他警告,如果經常喝太多酒導致宿醉,對身體的傷害將會累積起來,導致認知能力下降、早期記憶喪失等狀況。

英國保健署》指出,成人的肝臟每小時大約能處理8克純酒精,民眾可以透過酒精含量乘以體積得到純酒精的含量。英國保健署建議,如果不希望酒精對健康造成危害,每週飲酒不要超過112克的純酒精,也不要每天都喝酒。

還有三招可以防止宿醉產生:一、「多喝水」,通過加入冰塊、蘇打水等液體來稀釋酒精,讓身體有更多時間進行分解。

二、「避免深色飲料」,如紅酒、威士忌有比較多的酒精,應儘量避免。

三、「吃雞蛋」,雞蛋中含有「半胱胺酸」(Cysteine),能緩解酒精的後遺症。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酒精 雞蛋

延伸閱讀

從男人到父親 大腦視覺處理與移情能力更好

移工處境恐違憲 應符合憲法人權

通膨、停電引民怨 敘利亞抗議釀2死

挺社福歡歌慶聖誕 餐會為400人送暖

相關新聞

分布26地區!日本知名鐵路便當釀食物中毒 患者上升至近400人

日本各地有民眾吃了青森縣八戶市鐵路便當公司「吉田屋」商品後食物中毒,八戶市保健所統計截至9月25日為止,患者數已上升至3...

為奧運趕鴨子上架?巴黎將無家者送到他處安置 卻不承認為奧運做準備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法國政府近月啟動無家者安置計畫,積極將首都巴黎的無家者轉移至各地,每周約50至150人...

洪瑞珍進軍日本被瘋搶!為何這簡單美味受日人歡迎?

走進日本大街小巷,除了眾所皆知的珍珠奶茶、鳳梨酥,近期洪瑞珍三明治,進軍日本才5個月,人氣頗高,在週六16日上野公園舉辦的「TAIWAN PLUS」活動中也被瘋搶。日本精緻烘焙名店不少,當地人吃麵包也相當挑剔,讓經營團隊事前壓力不小。為何這種簡單美味,能受到日本人歡迎?

越南150人公寓火災釀至少11死50傷!小孩被扔下樓求生

越南首都河內一座9層樓住宅公寓13日午夜驚傳火警,截至目前,已有至少11人死亡、50多人受傷,死傷人數預計還會再增加。

阿拉斯加海底發現「神秘金蛋」 科學家:像恐怖電影的開頭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8月30日在阿拉斯加南部沿海一座海底火山附近探索時,發現一個神秘的金色物體,外觀彷彿金...

俄羅斯「月球25號」探測器任務失敗墜毀 NASA公布可能撞月地點影像

俄羅斯睽違47年的第一個登月探測器「月球25號」(Luna-25)8月19日因疑似技術故障而撞上月表,美國太空總署(NA...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