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加火山爆發 創現代儀器記錄以來最大規模爆炸
南太平洋島國東加附近海底火山1月發生大規模噴發,釀成慘重災情。如今證實是現代儀器記錄以來,大氣層內規模最大爆炸,不僅超越20世紀的所有火山爆發,也較二戰後任何一次原子彈試爆更強。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美國最新一期「科學」(Science)雜誌刊登2篇關於東加海底火山爆發的論文。美國和英國研究人員發現,本次火山爆發產生的大氣擾動,只有1883年印尼喀拉喀托(Krakatoa)火山爆發可與之相比。
當年喀拉喀托火山爆發,奪走至少3萬6000條人命,而東加洪加湯加-洪加哈派(Hunga Tonga-HungaHa'apai)海底火山於1月15日噴發後,儘管也有引發海嘯,但傷亡人數非常少。
論文第一作者、美國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學者馬托薩(Robin Matoza)表示:「東加火山爆發是一起真正的全球性事件,就像喀拉喀托火山爆發一樣。但現在我們擁有各式各樣的地球物理觀測儀器」,包括一系列陸基和太空儀器,如大氣壓力感測器(atmosphericpressure sensor)、地震儀(seismometer)、水中受波器(hydro-phone)和一組在整個光譜範圍內監測地球的衛星,這些儀器記錄到的數據「在現代史上堪稱前所未見」。
東加火山爆發後,其產生的人耳可辨識聲波最遠傳播到1萬公里外的美國阿拉斯加,當地有通報稱反覆聽見隆隆聲。
為遵守「全面禁止核子試爆條約」(ComprehensiveNuclear-Test Ban Treaty)而設置的全球監測網絡也顯示,東加火山噴發產生的大氣壓力波與史上最大核爆、蘇聯1961年試爆的「沙皇炸彈」(Tsar bomb)威力相當,但持續時間長達4倍,壓力波至少環繞地球4次。
這種大氣壓力波稱為「藍姆波」(Lamb waves),以20世紀早期英國數學家藍姆(Horace Lamb)命名。這是一種在地表空氣中以音速傳送的能量波,能維持並被偵測很長一段時間。
一旦藍姆波與海浪相結合,就可能產生海嘯,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地中海都有類似案例。
目前科學家仍在調查東加海嘯具體成因。毫無疑問,部分成因是由火山爆發的壓力波所造成,但研究人員仍在確定,火山山體部分坍塌是否也是海嘯重要成因。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