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安妮日記》少女命喪集中營的人是他? 事發77年後藏鏡人身分曝光

撰寫世界名著《安妮日記》的猶太少女安妮·法蘭克(Anne Frank)與家人在二戰時遭人舉報藏身處,命喪納粹集中營。一個由美聯邦調查局(FBI)前探員、歷史學家及專業人士組成的研究團隊在事發77年後,公布極可能出賣法蘭克一家的藏鏡人身分。
研究團隊耗時6年,透過演算法等現代調查技術,釐清安妮·法蘭克身邊相關人士的連結,最終認定阿姆斯特丹猶太委員會成員范德伯格(Arnold van den Bergh)嫌疑重大。
阿姆斯特丹猶太委員會使命是要在猶太地區實施納粹政策,1943年解散後,成員就被派往集中營。但研究團隊發現范德伯格並沒被送到集中營,而仍然在阿姆斯特丹生活,期間有可能持續向納粹提供情報。
前FBI探員潘科克(Vince Pankoke)表示:「范德伯格沒有前往集中營,留在阿姆斯特丹就必須提供納粹一些有價值的資訊,保護他和妻子的安全。」
安妮·法蘭克與家人當時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為了躲避納粹的追捕,藏身書櫃後的密室長達2年的時間,1945年行蹤曝光後,一家人被送往納粹集中營,安妮·法蘭克魂斷集中營,死時年僅15歲。
研究團隊指出,他們曾懷疑另一個猶太人可能是背叛者。但他們發現了一封寄給安妮·法蘭克的父親奧托·法蘭克(Otto Frank)的匿名信副本,信中直指伯格是叛徒。
潘科克提到奧托·法蘭克選擇不公開信件內容的原因:「他或許覺得,如果再提起這件事只會火上加油。」
潘科克強調,范德伯格雖是猶太人,但身陷險境,只得採取一些自保措施。
安妮·法蘭克紀念博物館「安妮之家」(Anne Frank House museum)對這項最新調查「印象深刻」。其執行董事利奧波德(Ronald Leopold)稱這項調查對後續研究提供「重要資訊及有趣的假設」。「安妮之家」透露該館沒有直接參與調查,但分享檔案及館所供調查團隊參考。
不過部分學者質疑這項調查結果,荷蘭萊登大學(Leiden University)歷史研究所講師范德布姆(Bart van der Boom)批評調查「胡說八道」。阿姆斯特丹大學(Amsterdam University)研究大屠殺和種族滅絕的榮譽退休教授霍溫克德凱特(Johannes Houwink ten Cate)也說:「如果有隱藏的猶太人名單,早就公諸於世了。要證據確鑿,才能進行重大指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