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珊瑚過度捕撈 恐剩50年壽命

全球暖化與漁業過度捕撈,恐讓印度洋西部的珊瑚礁生態在50年內面臨崩壞!該研究的主要作者、當地生態組織創辦主任奧布拉指出,珊瑚礁是重要的海洋生態指標,若該生態系崩潰,將重創當地生物多樣性,與依賴珊瑚礁的沿海經濟。
珊瑚礁面臨崩潰
在線科學指出,發表在《自然永續發展》雜誌上的研究警告,由於海水不斷增溫、加上當地嚴重的過度捕撈,位於印度洋西部的非洲東海岸,以及模里西斯、塞席爾等島國,須採取緊急的保育行動,否則將在數十年內面臨嚴重的珊瑚礁滅絕危機。
該研究與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合著,評估了11,919平方公里、約佔全球5%的珊瑚礁。奧布拉強調,這項調查是非常嚴重的警告,研究發現,當地已經沒有任何完全健康的珊瑚礁。且這種情況將繼續下去,當地生態與旅遊資源都將受到重創。
急需漁業管理
此外,衛報報導,奧布拉說,珊瑚礁的坍塌意味著其功能完全停擺,且無法重建,屆時珊瑚礁防止海平面上升的海岸保護功能、周邊的旅遊、漁業效益都面臨風險,尤其東非國家仰賴旅遊業,更需要健康的珊瑚礁。
對於此一情況,東非的高級科學家、該研究的合著者古德卡說,所有數據都顯示,珊瑚礁生態系中的頂級捕食者遭到過度捕撈,也因此凸顯了改善各地漁業管理的必要性,且應讓當地社區參與珊瑚礁管理,藉此確保珊瑚礁系統的健康、並保障永續的魚類種群。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