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史上最大物種遷移 力阻白犀牛滅絕

30頭瀕臨絕種的南非白犀牛搭乘波音747從南非起飛,於30日抵達盧安達,被稱為史上最大的物種遷移計畫。盧安達阿卡蓋拉國家公園區域經理甘納說,「在南非地區,每天都有三隻白犀牛遭到盜獵者殺害。」
「龐大」的遷移計畫
《半島電視台》報導,平均體重為2噸的南非白犀牛,是現存體型最大的犀牛,陸地上體型僅次於大象。根據自然基金會(WWF)的數據,南白犀僅存2萬頭,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IUCN) 列為「近危」。
國際於1970年因應盜獵導致生物絕種的問題,發起了復育、保存物種計畫。但南非地區大量的盜獵狀況正讓白犀牛逐漸消失,而其原因主要源於對犀牛角的商業需求。該公園區域經理甘納說,「在南非地區每天都有三隻白犀牛遭到盜獵者殺害。」
跨國際合作包下一台波音747,將重達60公噸的犀牛們從危險的南非區域運,飛越3千4百公里,運送到盧安達阿卡蓋拉國家公園。《衛報》報導,保護組織非洲公園格魯納說,所有犀牛都需要施打鎮靜劑,以免除攻擊性。但困難的是控制劑量,因為完全麻醉後會使它們完全躺下,而該姿勢對它們的胸骨有害。
北方兄弟的悲歌
南非白犀牛準備要在盧安達國家公園散步時,同屬白犀牛亞種的北方白犀牛卻已經隨著2018年最後一隻雌性北方白犀牛被殺害,走入滅絕的悲歌中。但事情似乎還有轉機,《BBC》報導,萊布尼茨動物園和野生動物研究所教授希格柏茨說,體外受精或許能夠拯救。
科學團隊已冷凍保存了北方白犀牛的精子與卵子,並試圖進行體外受精的育種計畫。一但受精成功,胚胎將植入雌性南非白犀牛進行分娩。同研究所教授羅伯茲解釋,「每年可以擁有10、20甚至30個胚胎,有望在很短時間內創造一個新的北方白犀牛種群。」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