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帶傘出門!對流雲系發展旺 14縣市大雨特報慎防強降雨

美韓關稅卡關可能原因曝 傳美要求南韓設立「天文數字投資基金」

星宇股東會一戰成名!演藝圈最會存錢的男人 37歲男星「10年買3房存上千萬」

南韓擬大力推動綠電 韓電壓力山大「最大挑戰曝光」

要解決南韓的能源政策並不容易。多年來能源轉型遭遇到慣性與諸多阻礙,使南韓的能源體系已開發國家之中不僅成本偏高,而且再生能源的滲透率也是靜陪末座。路透
要解決南韓的能源政策並不容易。多年來能源轉型遭遇到慣性與諸多阻礙,使南韓的能源體系已開發國家之中不僅成本偏高,而且再生能源的滲透率也是靜陪末座。路透

主張發展再生能源李在明當選南韓總統,再度凸顯全世界如何與川普背道而馳。李在明已承諾將逐步淘汰燃煤電廠,限制燃氣發電,並加速興建風電及光電場,至於對核電的立場則迄今尚不明朗。

然而要解決南韓的能源政策並不容易。多年來能源轉型遭遇到慣性與諸多阻礙,使南韓的能源體系已開發國家之中不僅成本偏高,而且再生能源的滲透率也是靜陪末座。

國營的韓國電力公社(Kepco)負債沈重,因為俄烏戰爭使液化天然氣(LNG)價格大漲,但韓電卻被迫壓低電價。在經濟大好時期,韓電還能靠政的補貼而有盈餘,如今則是雪上加霜。

南韓電力政策的最大挑戰,在於發展風電及太陽能的成本比任何主要國家都高,且發展障礙也不勝枚舉。其中一些是自然因素。南韓人口密度偏高,而且山多,適合新建風電與太陽能電場的平地嚴重不足,而稀有的平地主要用於生產足夠的稻米,以達自給自足。山坡地雖能設光電板,但經常發生山崩,尤其是氣候變遷導致驟雨頻發。

但更嚴重的障礙在於法規。截至去年,韓電與產業通商資源部已連續七年幾乎駁回所有在南部及東部地區的再生能源新開發案,理由是在2032年當地103處變電站完成之前,將不會批准新照。

2021年又實施新法規,要求太陽能電力開發商必須證明太陽能板供應鏈的全部碳足跡,因為擔心來自中國的太陽能模組會擊垮國內製造廠商。此舉雖有助於提振國內產業,但卻使南韓的模組成本居高。

李在明聲稱他支持離岸風電。這雖是南韓最不具競爭力的再生能源發展模式,但由於南韓強有力的農民團體反對陸上太陽能及風電場,而綠色團體又要求停止進一步發展核電,因此離岸電場成為最不可能激怒任何利益團體的政策。

但儘管困難重重,李在明也有一些優勢。他領導的共同民主黨(中間偏左)從2008年以來,只在2020-22年疫情期間同時掌控行政與立法權,而現在該黨則是府會雙贏,使他更能夠積極推動再生能源計畫,而韓電由於虧損嚴重也無力反對。

但李在明必須快速行動。正在南部蔚山新建的三座反應爐必須加快腳步,阻礙再生能源的行政枷鎖也必須去除。如果韓需要更多紓困,則必須以強化再生能源傳輸系統為條件。

離岸風電的成本雖高,但若能縮短開發時間,則仍具發展潛力。英國2014-19年離岸風電成本劇減三分之二,南韓沒有理由做不到。

李在明 南韓 再生能源

延伸閱讀

李在明就職總統滿月 提修補與中俄外交 朝鮮半島和平共存

坦言貿易談判非易事 南韓總統李在明承諾:竭盡全力

韓媒:大陸擬邀南韓總統李在明 出席9/3北京閱兵

南韓準法務部長鄭成湖肌肉照瘋傳 網評「聽證會穿短袖就過關」

相關新聞

美股早盤平盤波動!川普鬆口關稅還可談 市場憂慮稍微緩解

美國總統川普再次延後關稅生效時點,並釋出對願意談判國家展現彈性的訊號。部分投資人認為,美方最新關稅措施不如預期嚴厲,許多...

省電大作戰!印度擬限制新冷氣最低溫度 專家建議不如「這樣做」

在冷氣銷量快速成長的印度市場,印度當局打算限制新冷氣的最低溫設定,以節省電力。不過專家說,提高空調的能源效率標準,會是更...

黃仁勳成「4兆男」快要超越巴菲特 已躍居全球第10大富豪

隨著輝達(Nvidia)市值成功站上4兆美元,創辦人兼執行長黃仁勳的身價也快要超越「股神」巴菲特。

輝達市值閃現4兆美元 黃仁勳下周赴北京盼拜會陸總理李強

輝達(Nvidia)市值9日一度突破4兆美元大關,成為全球首家達到此里程碑的上市公司,鞏固人工智慧(AI)時代最具影響力...

CPI和銀行財報拖累 美股道指跌逾400點 Nvidia帶動那指創新高

道瓊工業指數下跌,對美國通膨的擔憂以及大型銀行業績好壞參半拖累藍籌股走低。同時,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則因輝達的帶動而上漲。

基金經理人買股熱情回來了 樂觀經濟前景 大舉敲進美股、歐股、科技股

美國銀行(BofA)最新的7月投資人調查結果顯示,基金經理人樂觀看待經濟成長與企業獲利,以破紀錄的速度重返風險資產,大買...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