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MLB/大谷雙安、山本0.2局核爆 道奇連輸4場狂掉38分

土城冷血家暴男奪2命 犯案前曾發文嘆:一個人邊吃邊哭的火鍋走味

輸美商品拚到20%關稅 越南拿到協議卻恐踩進地雷?

反制醫材採購歧視 歐盟逾1.7億元採購案禁中企投標

歐中經貿緊張事件再添一樁。歐盟執委會決定反制中國醫療器材公共採購對歐商的歧視,根據「國際採購工具」法規,禁止中國企業參加歐盟27國政府新台幣1億7000萬元以上的醫材採購案,將使中國在歐盟市場的投標件數不超過50%。

歐洲聯盟在2022年通過「國際採購工具」(IPI)法規,若外國政府公共採購時歧視歐盟企業,歐盟將可祭出相應的反制措施。該法施行後第一件調查案就是中國官方在醫療器材招標上偏好中國自家產品,阻礙歐盟企業在中國市場發展。

歐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今年1月提出調查結論,認定中國在國營醫院等醫材公共採購,存在刻意排除歐盟企業的不公平競爭;歐盟27國6月初同意動用「國際採購工具」,執委會今天發布前述反制措施。

資深歐盟官員19日在對媒體的匿名簡報會強調,歐盟醫材市場過去完全對中國開放,但中國政府的採購對歐商處處設限,「他們不能把我們的市場視為理所當然」。

另一位資深官員表示,歐盟反制措施只針對500萬歐元(約新台幣1億7000萬元)以上的公家標案,涵蓋約60%歐盟醫材公共採購市場,與中國對歐商大範圍歧視不同。

歐盟執委會表示,2015至2023年,中國出口到歐盟的醫療器材價值增加一倍多,但在此同時,中國卻有87%醫材公共採購契約對歐盟製品和供應商採取排他性和歧視性作法。

執委會指出,歐盟反制措施與中國政府設下的採購障礙比例相符,也確保歐盟醫療體系能獲得所有必要的醫材。換言之,沒有替代供應來源的產品不會限制中國來投標。

歐盟執委會表示,已一再向中國當局提出醫材採購問題,尋求建設性和公平解決方案,但中國迄今未作出具體承諾。因此,歐盟反制措施是為了「激勵中國停止對歐盟企業和歐盟所製醫療器材的歧視」,對中方保持開放對話立場。

執委會指出,如果中國提供具體、可查核且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案,有效解決存在的問題,歐盟反制措施可暫停或撤銷。

在美國關稅風暴背景下,歐盟與中國將在7月下旬於北京舉行高峰會,同時紀念歐中建交50年。中國政府之前也取消對數名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議員制裁,向歐盟釋放友好訊號。

但近來歐中緊張繼續升溫,除了歐盟對中國進口電池電動車祭出「反補貼稅」舊傷口仍未止血,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日前出席七大工業國(G7)高峰會時也大談新的「中國衝擊」(China shock),喊話美國共同應對中國產能過剩扭曲國際貿易的問題。

如今,加上醫材採購反制措施,歐中雙方對北京高峰會的氣氛恐難樂觀以待。

北京 歐盟 醫材

延伸閱讀

歐盟駐處漫畫文宣再出擊 台歐海纜同遭破壞引共鳴

中歐經貿對話不辦了 歐盟:談判無進展 沒必要開

中歐峰會前的經貿對話傳出破局!歐盟:談判無進展 沒必要辦

影/歐盟能在綠色氫能市場上 與中國保持競爭力嗎?

相關新聞

澳航證實聯絡中心遭駭 600萬客戶個資外洩

澳洲航空公司 (Qantas)今天表示,駭客入侵了一個內含600萬名客戶敏感資料的系統,公司正在調查這起「重大」網路攻擊...

川普願望要實現?Fed理事稱最快7月能降息 美股早盤走揚

美國聯準會(Fed)理事沃勒(Christopher Waller)認為最快7月就能降息,加上美國總統川普延後決定是否攻...

曾讚陸AI人才優秀!黃仁勳攬清大天才任首席科學家、另1人也加入輝達

輝達CEO黃仁勳近日招攬兩位華人AI人才加入輝達陣營:朱邦華(Banghua Zhu)將加入輝達擔任首席研究科學家,焦劍...

戰火為什麼燒不旺油價?解析美伊衝突下的全球能源新秩序

過去,中東戰事一起必然導致油價暴漲,但這個鐵律正在改寫。根據彭博點點專欄作家布拉斯(Javier Blas)的分析,美國...

美介入以伊戰爭…全球市場竟能無動於衷?策略師這樣看

美國周末介入以伊戰爭,似乎會成為地緣政治的引爆點,讓市場陷入恐慌。然而事實上,今天國際市場對衝突升級的反應卻相對淡定。許...

為防協議破裂 美擬撤銷台積電、三星等對陸出口豁免

為防止美中貿易休戰協議破裂,美國商務部正考慮撤銷過去數年對三星、SK海力士與台積電所核發的授權,這將使這些公司在大陸的工...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