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習近平通話後「稀土仍短缺」 專家:今夏汽車生產恐中斷

即便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於5日晚間通話,但仍未解決全球稀土短缺的問題,企業表示,若僵局未解,今年夏季汽車與其他工業零件的生產可能被迫中斷。
稀土等關鍵礦物被廣泛應用在武器、汽車與高科技產品。中國大陸如今主導了這些金屬的開採與生產,並在過去兩年逐步限制其對外銷售。
北京當局4月初宣布,對七種稀土元素實施新的出口管制。不同以往其他措施,北京這次並未明確說明是否與美中緊張局勢升溫有關。
5月12日,美中雙方在日內瓦達成突破性貿易協議,中國商務部卻在當天召開會議,宣示加強關鍵礦物的出口管制,也並未廣泛撤回針對七種稀土的出口限制。
此舉讓許多以為稀土限制將撤銷的華府官員大感意外,畢竟雙方已在協議中承諾於90天內暫停大多數關稅,並撤回報復性措施。
根據中國美國商會在5月23日至28日對會員進行的調查,迄今僅有部分供應美國企業的中國廠商,獲得為期六個月的稀土出口許可。
受稀土管制影響的企業,75%表示現有庫存將在三個月內耗盡。調查指出,受影響最大的產業為研發、資源、工業與科技領域,而非民生消費與服務業。
中國大陸雖未在對美中元首通話的簡報中提及稀土,但這場備受期待的對話本身,已釋出兩國將繼續磋商的訊號,這在雙方互控違反協議的背景下尤其重要。
川普在通話後也貼文說,財政部長貝森特、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與貿易代表葛里爾,將與中國官員會面,時間未定。
法國外貿銀行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學家徐建煒指出,接下來的貿易談判可能讓美中回到今年稍早的局面,也就是實施有限度的關稅。他認為,中方可能會加快商用稀土的出口審批,以換取美方放寬部分高科技出口限制。
徐建煒說:「我認為中國與美國都已認清,各自在近期的弱點並非來自關稅,而是源自非關稅的壁壘,尤其是科技與稀土領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