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資8億美元買金礦!他押注黃金15年 靠基金再海撈150億

避險基金大亨鮑森(John Paulson)用數年的時間押寶黃金,最終取得成功。路透
避險基金大亨鮑森(John Paulson)用數年的時間押寶黃金,最終取得成功。路透

避險基金大亨鮑森(John Paulson)曾在2007年左右,透過做空美國房市,獲得龐大的財富,被形容為「史上最偉大的交易」,而他的下一步則是用數年的時間押寶黃金,最終也再次取得成功。

道瓊社報導,在鮑森對黃金下重注超過15年之後,如今已隨著金價飆漲而賺得盆滿缽滿。今年來,股債步履維艱,金價則逆勢上漲,在這樣的市況下,鮑森沒有改抱現金,而是加大對黃金的投資,他斥資8億美元買下阿拉斯加西南部一座偏遠金礦的大量股份。

為了入股前述的阿拉斯加礦場,鮑森與探勘公司NovaGold Resources董事長卡普蘭聯手,以10億美元收購了Barrick Gold在阿拉斯加Donlin中50%股份。鮑森出資8億美元,獲得了該礦場40%的股份。

鮑森認為將在Donlin計畫上獲得大量財富:這處未開發的礦藏估計含有3,900萬英兩的黃金,相當於諾克斯堡(Fort Knox)黃金準備的四分之一左右。

持有黃金並非總是贏家。貯存黃金需要成本,而且不會像債券那樣孳息。此外,股債的表現曾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遠超黃金。

鮑森押注房市崩盤而獲得大量財富,他的避險基金2007海撈150億美元,他個人就分到近40億美元,當鮑森還沉浸在如此喜悅時,隨即成為黃金的信徒。

Fed在應對2008-2009年的金融危機時啟動了量化寬鬆政策,鮑森擔憂通膨會因此飆升。他在金價約為每英兩900美元時大舉買入。他早期的押注奏效。但他對通膨飆升的預期從未實現,他的部分押注(包括對礦業股的押注)遭受損失。

鮑森在2020年將自己的避險基金公司轉型為私人投資管理公司,為自己、員工及相關實體管理資金。在新冠時代的刺激措施、通膨、戰爭與制裁的帶動下,黃金再次開始閃耀光芒。

鮑森並未揭露他全部的黃金部位。他說,他透過衍生性商品而持有黃金,但主要投資礦商。他並不持有實物黃金。

據保爾森投資公司的合夥人、負責黃金投資的Marcelo Kim稱,鮑森對上市礦業公司的投資,價值約為8.4億美元。截至去年12月,他向美國監管機關申報所持有的八檔礦業股今年來全都上漲,其中多支股票漲幅超過30%。

在鮑森看來,隨著金價上漲,礦商的利潤會增加,有時甚至會增加數倍,而採礦成本相對固定。即使金價回落,他仍認為存在獲利空間。

保爾森目前的大部分押注都在新興礦商上。透過旗下私人投資公司Paulson & Co.,他持有Perpetua Resources、Agnico Eagle Mines和International Tower Hill Mines等公司的股份。

黃金 金價 財富

延伸閱讀

影/詐團幹部黑吃黑奪金失敗 車手被殘虐枉死棄屍台西

詐騙新招!川普海嘯激化新話術 「黃金車手」到府提領黃金

大陸掀黃金投資熱潮 首季黃金ETF持倉量年增328%

陸黃金消費量 縮減近6%

相關新聞

黃仁勳:若美持續限制AI半導體輸陸 華為將主導大陸市場

儘管美國政府官員表示,受美國半導體出口管制影響,華為在2025年生產人工智慧(AI)晶片的能力將極為有限。但擔心可能帶來...

這個國家也搶當「矽島」!傳將提供高額補貼 吸引台積電設廠

愛爾蘭政府日前發表旨在提升該國在全球半導體業地位的新戰略,搶當下一個「矽島」,並傳可能提供價值數十億歐元的補助,以吸引台...

川普一席話 美股再現恐慌 市場聚焦輝達本周財報

美國總統川普對歐盟和蘋果(Apple)再發關稅威脅,讓已經籠罩在債務陰影的美國股市上周五(23日)再陷恐慌。美國金融市場...

美中關係惡化...外資從台股撤千億 外媒曝:將台海衝突視為風險

外資以前幾乎無法想像中國大陸會入侵台灣,但隨著川普再度成為美國總統,許多人將其視為必須做好準備的尾部風險情境,只不過他們...

黃仁勳躍升地緣政治巨星 專家點出遊走美中與中東的生意風險

華爾街日報20日報導,輝達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本周造訪台北,結束為期一個月的旋風式行程,此行不僅彰顯...

美股早盤/道瓊挫跌逾100點 美失3A評等引發債券殖利率飆升

美股三大指數19日早盤全面挫跌,道瓊工業指數跌100點,受累於穆迪下調美國主權債信評等,引發美債殖利率飆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