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花蓮男闖平交道遭撞「身體斷兩截」慘死 鐵公路交通中斷

馬斯克、祖克柏都錯了?為何開除「爛員工」正在毀掉你的公司?

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摘要

研究顯示,以低績效為由的裁員雖短期內可提高產能,長期卻損害創新和獲利能力,建立支持性文化比散播恐懼更能留住人才。

2月份,當Meta宣布裁員4000人時,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宣稱要「淘汰低績效者」,微軟和馬斯克也相繼以業績為由解僱成千上萬的員工。

若你也相信這種「優勝劣汰」的管理策略能提升公司績效,研究的結果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

華頓商學院組織心理學家兼管理學教授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指出,「短期內你可能創造了更高的績效標準,長期來看,你可能是在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研究顯示,這種做法儘管短期內可能提高生產力,但長期來說,卻會損害公司的創新能力和獲利能力。當員工因恐懼而變得謹慎保守,風險承擔和創造性思維就會減少——而這正是動盪環境中最需要的。

90年代一項針對Fortune 500強科技公司的研究發現,裁員後,留下的高績效員工變得較少創新,產生的新發明想法也減少了。組織心理學家將此稱為「威脅僵化反應(threat-rigidity response)」,也就是面對威脅時傾向抱緊熟悉的事物,行動變得更加保守。

裁員1%,就會引發連鎖效應

讓員工擔心工作安全也會促使他們離職。一項研究估計,僅裁員1%,就會導致員工的自願離職率平均增加31%。而在就業市場擁有最多選擇權的高績效員工,最終選擇離開的數量,遠超表現平庸的員工。

建立恐懼文化也使招募高績效人才變得更困難。研究發現,進行裁員的企業在企業聲譽排名中普遍下滑。你越是裁掉低績效者,最終留下的高績效者就越少。

基於恐懼的領導,將抑制內在動力

此外,基於恐懼的領導力會抑制激勵的三個內在驅動力:自主、掌握和目標,使員工難以發揮最大潛能。

微軟曾經是前車之鑒。2010年代初,這家曾經主導市場的公司市值暴跌超過50%。主要原因之一是其「強制排名(stack ranking)」制度,即將員工分為1到5個等級,績效評比落在最後的10%被列為不適任者。

這把績效變成是一種零和遊戲——如果你想成功,其他人就必須失敗,讓微軟組織內陷入「無止境的明爭暗鬥」,許多潛在創新型業務點子,就在這種環境中被扼殺或延遲。2013年,微軟就宣布放棄了這種制度。

「這是一種破壞性的做法,」來自哈佛商學院,專長研究裁員問題的教授薩切爾(Sandra Sucher)表示:「如果祖克柏認為這能激勵人們做得更好,那麼他需要了解人們是如何受到激勵的。大多數人並不會因為恐懼而真正做得更好。」

「要求」與「貶低」的區別

這代表公司不能淘汰績效落後的員工嗎?設定高標準、監控員工產出、獎勵表現優秀者仍是良好管理的基石。

然而,格蘭特強調,「要求」與「貶低」員工間有巨大差異。「要求」是設定明確期望並提供支持;「貶低」則是用武斷的裁員配額和負面標籤打擊員工士氣。

他認為,這是一種管理失敗,真正「提高標準」的方式,應該是專注於建立支持性文化而非散播恐懼,如此企業才會贏得忠誠的員工、可持續的創新和更穩健的基礎。

資料來源:Business Insider、Raconteur

※本文出自「商業周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原文祖克柏和馬斯克都錯了?為何開除「爛員工」正在毀掉你的公司?

祖克柏 績效 職場 裁員 離職 馬斯克

相關新聞

川普關稅後 再盯上台灣!美商務部長:正試圖把晶片製造業奪回來

在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各國全面課徵對等關稅的隔天,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川普的戰略是提高國內工廠的生產能力,包含把半導體製造...

對等關稅在即道瓊跌逾300點!法興砍大盤目標 警告「AI溢價」消失

由於美國即將公布的對等關稅充滿不確定性,投資人對敲進風險資產持謹慎態度,美國股市1日早盤走跌,道瓊工業指數跌逾300點。

日雜出特輯「向世界最強數位國家學習」 剖析4關鍵助台積電崛起

日本「日經商業」雜誌將推出特輯,報導台積電能夠在不到40年內崛起,成為美國大企業依賴的「最強台積電」,孕育出台積電的台灣...

不敢看財經新聞?「財務創傷」的全球焦慮怎麼辦

財務壓力,其實也會造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被關稅嚇壞!美期指狂瀉 道瓊跌近千點 那斯達克重摔逾4%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所有進口品徵收至少10%的基準關稅、對美國貿易逆差最大的約60個國家徵收額外關稅,加劇了爆發全球貿易戰...

可口可樂緊急召回英國多款飲料!1成分含量過高恐釀腎衰竭

鏡報報導,可口可樂公司近日在英國發布緊急召回通知,召回部分進口罐裝飲料,因為擔心部分產品可能含有較高濃度的氯酸鹽,恐對消...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