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攻台先占澎湖?國安高層不服的漢光兵推 美軍竟認同

蝴蝶不侵台、熱低已消失 專家曝豪大雨狂炸南部原因

當「手機先吃」潮流當道 個性化餐廳成Z世代新飲食宣言

川普衝擊 美長期通膨預期創新高

美國密西根大學公布三月消費者調查報告,消費者信心降至兩年半低點,通膨預期、失業憂慮雙雙急升。(路透)
美國密西根大學公布三月消費者調查報告,消費者信心降至兩年半低點,通膨預期、失業憂慮雙雙急升。(路透)

超級央行周本周登場,美國聯準會(Fed)、日本銀行、台灣中央銀行都將在本周舉行貨幣政策會議,然而,就在開會前夕,美國密西根大學公布三月消費者調查報告,消費者信心降至兩年半低點,通膨預期及失業憂慮急升,凸顯川普的政策打擊經濟展望。

美國和日本央行本周都將舉行貨幣政策會議,儘管兩國利率大方向南轅北轍,這次預料都會按兵不動,靜觀國內通膨發展,並預留因應外部衝擊的政策反應空間。

尤其,美國最新公布的三月消費者信心指數降到五十七點九,是連續三個月下降,為二○二二年十一月以來最低,遠低於經濟學者預估的六十三點一,以及二月的六十四點七。對未來一年的通膨率預期急升到百分之四點九,也是二○二二年十一月來最高;長期通膨率預期也從百分之三點五上升到百分之三點九,是一九九三年來最高。失業憂慮也升到二○○八年來最高點。

牛津經濟學公司首席美國經濟學家史維特表示,股市利空不斷,加上聯邦政府裁員,顯然對經濟不利。

投資機構愈來愈擔心川普的關稅決策混亂,正在干擾企業決策。二月就業報告偏弱,也使成長減緩疑慮升高。正常情況下,這會讓Fed有降息空間,但決策官員因為擔憂關稅將引發通膨預期升高,可能不願意採取寬鬆貨幣政策。

許多受訪的消費者指出,川普的經濟政策引發高度不確定性。已有跡象顯示經濟不確定性及通膨憂慮已經影響到消費支出,包括搶在關稅實施之前購買汽車、家電等耐久財。美國經濟分析局指出,去年十一月、十二月及今年一月耐久性消費財支出激增逾百分之四,增幅是川普勝選之前三個月的兩倍多。

一般而言,通膨憂慮、消費支出狀況,也將左右聯準會利率決策。不過,彭博資訊對經濟學者所做的最新訪調顯示,學者預測Fed在九月才會開始降息,全年共將降息二碼。

川普已對中國、加拿大及墨西哥執行關稅,或發出關稅威脅,但又經常改變關稅計畫,這項不確定因素已攪動金融市場,並使許多人擔憂美國可能面臨經濟成長減緩,同時通膨仍然居高的「停滯性通膨」困境。

回頭看日本,日本銀行一月剛升息,十九日會後可望維持利率在百分之○點五。市場將觀察日銀總裁植田和男發言,據此研判日銀升息路徑是否會受全球展望惡化影響。

日銀官員對物價蠢蠢欲漲表示憂心,但美國總統川普關稅炮火四射已攪亂金融市場,美國衰退風險也升高,不利日本出口導向經濟。

通膨 美國

延伸閱讀

川普罕見司法部演說 痛罵政敵和「違法」媒體

「原則上同意」究竟是同意還是不同意?剖析普亭的話術與川普的盤算

2聯邦法官裁決聘回逾20部會被炒員工 川普仍續裁第二波

恐影響郵務…USPS下月裁員1萬人 川普考慮併入商務部

相關新聞

這個國家也搶當「矽島」!傳將提供高額補貼 吸引台積電設廠

愛爾蘭政府日前發表旨在提升該國在全球半導體業地位的新戰略,搶當下一個「矽島」,並傳可能提供價值數十億歐元的補助,以吸引台...

川普一席話 美股再現恐慌 市場聚焦輝達本周財報

美國總統川普對歐盟和蘋果(Apple)再發關稅威脅,讓已經籠罩在債務陰影的美國股市上周五(23日)再陷恐慌。美國金融市場...

美中關係惡化...外資從台股撤千億 外媒曝:將台海衝突視為風險

外資以前幾乎無法想像中國大陸會入侵台灣,但隨著川普再度成為美國總統,許多人將其視為必須做好準備的尾部風險情境,只不過他們...

黃仁勳躍升地緣政治巨星 專家點出遊走美中與中東的生意風險

華爾街日報20日報導,輝達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本周造訪台北,結束為期一個月的旋風式行程,此行不僅彰顯...

美股早盤/道瓊挫跌逾100點 美失3A評等引發債券殖利率飆升

美股三大指數19日早盤全面挫跌,道瓊工業指數跌100點,受累於穆迪下調美國主權債信評等,引發美債殖利率飆升。

特斯拉尋找接班人?WSJ曝馬斯克分身乏術 董事會已啟動尋才計畫

華爾街日報報導,特斯拉內部人士透露,在公司股價走跌、業績大幅下滑的同時,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將心力放在白宮...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