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最後一搏的機會!媒體評陳立武接下全科技業最艱難工作

曾是EDA軟體與工程服務大廠益華(Cadence)執行長的陳立武3月18日起將成為新任的英特爾執行長,股東對此顯然抱持正面評價,英特爾盤後股價大漲13%。
陳立武在首封致員工函中表示:「在我的領導下,英特爾將是一家以工程為重點的公司 。我們將努力自行開發最好的產品,認真傾聽客戶的意見,並對我們所做的承諾負責,從而建立信任。」
彭博資訊報導,陳立武接下了晶片業務裡最困難的工作。彭博專欄作家David Lee更進一步形容,他接下的是整個科技業最艱辛的工作。而根據陳立武寫道,他認為英特爾應在產品設計和製造方面都處於領先地位,Lee感覺陳立武的前進方向似乎是保持公司完整,而不拆分代工業務。
根據科技網站Ctech報導,陳立武的主要顧慮包括英特爾的員工規模和管理效率。在前任執行長基辛格的領導下,這家陷入財務困境的公司至少增加了20,000名員工。去年8月宣布裁員逾15%員工,是兩年來的第二輪大裁員。然而,英特爾員工數仍然超過輝達(Nvidia)和台積電兩家公司的員工總數,這引發了人們對效率低下的擔憂。陳立武認為先前的裁員還不夠,英特爾必須瞄準中階管理層,他們扼殺創新又拖慢決策速度。
儘管陳立武是半導體業資深人士,但英國金融時報引述諮詢業者TechInsights副主席G Dan Hutcheson指出這項人事案也有「不足之處」:陳立武畢竟沒有經營一家既設計又製造晶片的綜合半導體製造商的經驗。
科技新聞網站Wccftech指出, 陳立武有金融背景,曾在數家風投公司工作過,如果英特爾還是決定要將製造和產品業務分拆開來,他在財務方面的經驗可能證明很有價值,這也許是宣布新任執行長後股價飆漲的原因。
Lee警告,「新的英特爾」面臨的是最後一搏的機會。如果陳立武無法成功整頓英特爾,找出英特爾的「勝利文化」,那麼其他人似乎不太可能再得到這樣的機會。失敗意味英特爾將分崩離析。
股東也寄望於稍早之前路透關於由台積電與輝達、超微、博通和高通合資以共同經營英特爾晶圓製造事業的報導。但那還處於早期討論階段。
英特爾獨立營運的一個問題是,美國總統川普已表示想廢拜登時代為支持本土晶片製造而推出的《晶片法》。儘管如此,英特爾在產業的獨特地位,意味川普政府會希望看到它的成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