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製造業PMI好轉
最新公布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顯示,除菲律賓和印度以外,亞洲製造業景氣普遍呈現增長,但與川普關稅政策有關的壓力正逐步浮現。
同日公布的歐元區製造業PMI終值為47.6,為24個月來新高,儘管仍不到50,但也比初估略見改善,加上德國、法國、義大利和奧地利都見到改善,歐元區製造業萎縮趨勢出現緩解跡象。
標普全球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台灣2月製造業PMI由上月51.1升至51.5,有些公司因預測銷售成長而提前備料;新的海外訂單主要來自歐洲和美國,這些客戶出現囤積庫存並在新關稅生效前增加訂單的跡象。
日本2月製造業PMI終值高於1月,也略優於初值,但仍是連續第八個月落在景氣榮枯線50之下,對未來一年的信心降至2020年中以來最低,業者指出,美國的保護主義政策以及經濟復甦速度低於預期,是主要原因。
越南2月製造業PMI由48.9升至49.2,但已連續三個月處於萎縮;新訂單出現去年9月以來最大衰減,業者並表示海外新訂單連續四個月下降。根據標普報告,工廠經理人因為對供應鏈可用性和延遲的不確定性,擴大採購關鍵原物料。
印尼製造業PMI由前月的51.9升至53.6,但主要是由本地訂單推動。標普指出,受全球貿易不確定性加劇影響,新增外銷業務有所下降。泰國由49.6升至50.6,但當地愈來愈多經理人提到,由於供應商交貨時間連續四個月拉長,出現了運送延遲的情況。菲律賓PMI從52.3降至51,印度從57.1降至56.3,但都高於50。
中國大陸昨(3)日公布的2月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8,較1月回升0.7個百分點,為近三個月來高點。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