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耐心用盡!傳川普上周已向幕僚表態:俄烏談判卡關不如撤手

大學甄試失敗經驗能加分 教授看中學習歷程撰寫反思

MLB/準備當爸!大谷翔平請假陪產 今年球季首次缺席比賽

Meta重金投資AI人形機器人 長線目標將扮產業要角

Meta公司傳出將打造人型機器人平台,並與中國宇樹科技、加州Figure AI在內機器人業者合作。圖為Figure AI的機器人。 (圖/Figure AI公司提供)
Meta公司傳出將打造人型機器人平台,並與中國宇樹科技、加州Figure AI在內機器人業者合作。圖為Figure AI的機器人。 (圖/Figure AI公司提供)

Meta公司傳出正讓旗下Reality Labs硬體事業成立新團隊,投入重金研發可協助實體作業的AI人形機器人,使相關領域競爭更趨白熱化。

彭博資訊引述知情人士報導,Meta計劃研發自家的人形機器人硬體,起初將聚焦家事機器人。由於目前人形機器人實用度不足,無法執行摺衣服、端水杯、把碗盤擺放在洗碗機等家務,若能改善這點,可望引發消費者興趣。

消息人士說,Meta更遠大的目標是研發機器人背後的AI技術、感知器與軟體,並交由其他企業製造與販售,也就是類似Google與高通在手機產業扮演的角色;前者提供作業系統,而後者提供晶片。

Meta已與中國大陸宇樹科技、加州Figure AI等機器人業者討論相關計畫。不過,Meta至少起初不打算製造Meta品牌的機器人,這可能直接與特斯拉的Optimus直接競爭,但未來可能考慮這麼做。

Meta的AI人形機器人新團隊將由惠頓領導,他將在率領約百人的工程師團隊,並向Meta技術長博斯沃思回報。惠頓本月稍早辭去通用汽車自駕部門Cruise的執行長一職,先前曾任職於遊戲業者Unity Software與亞馬遜。

博斯沃思表示:「我們在Reality Labs和AI所投資的核心技術,與研發機器人所需的進展相輔相成。」他說,Meta已在手部追蹤、低頻寬運算、全時開啟感知器上取得進展。

許多輝達和特斯拉等大公司以及新創企業,都急著投入人形機器人領域。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已表示,今年會開始限量生產人形機器人Optimus,最終將販售給消費者,售價預計約3萬美元。此外,Boston Dynamics已推出倉儲自動化產品。

另據路透報導,Figure AI可望透過C輪籌資募集15億美元,公司估值可望升抵395億美元,這輪籌資將由Parkway創投主導。Figure AI在去年一輪籌資募得6.75億美元,投資人包括OpenAI、輝達、微軟、與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

Figure AI的客戶包括德國豪華車廠BMW。該公司的創辦人與執行長艾德考克說,已退出與OpenAI的合作協議,原因是內部機器人技術已取得突破。

團隊 特斯拉 馬斯克

延伸閱讀

目光轉向高端市場?Audi計畫推出售價更高、更豪華的新車陣容

送錢給馬斯克?美國務院傳擬花4億美元買特斯拉 遭抓包後秒刪除

影/把咖啡店當得來速?高雄特斯拉暴衝 車身全毀釀4人傷

馬斯克喊強化投資 但中報復美關稅 特斯拉恐淪籌碼

相關新聞

川普關稅後 再盯上台灣!美商務部長:正試圖把晶片製造業奪回來

在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各國全面課徵對等關稅的隔天,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川普的戰略是提高國內工廠的生產能力,包含把半導體製造...

對等關稅在即道瓊跌逾300點!法興砍大盤目標 警告「AI溢價」消失

由於美國即將公布的對等關稅充滿不確定性,投資人對敲進風險資產持謹慎態度,美國股市1日早盤走跌,道瓊工業指數跌逾300點。

因應川普貿易保護主義 中日韓將重開睽違5年經貿部長會議討論三國FTA

日本共同社報導,共同社14日從外交消息人士獲悉,日中韓三國正在協調3月29至30日在韓國首都首爾舉行經貿部長會議。而這次...

號稱地球上最聰明AI!馬斯克:18日推出全新聊天機器人Grok 3

彭博資訊報導,億萬富豪兼科技巨頭馬斯克15日宣布,旗下的人工智慧公司xAI即將推出最新一代AI聊天機器人Grok 3,並...

日雜出特輯「向世界最強數位國家學習」 剖析4關鍵助台積電崛起

日本「日經商業」雜誌將推出特輯,報導台積電能夠在不到40年內崛起,成為美國大企業依賴的「最強台積電」,孕育出台積電的台灣...

不敢看財經新聞?「財務創傷」的全球焦慮怎麼辦

財務壓力,其實也會造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