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萬眾矚目! 日媒曝:三菱汽車將委託鴻海生產電動車

台灣也入列!川普對「骯髒15國」開槍 4月2日對等關稅含印度

央行理監事會登場 利率連四凍、房市管制未變、下調經濟成長預估

台積電設廠帶動發展 熊本市盼化解交通、水資源隱憂

日本熊本市政府3日在日本外國特派員協會舉辦「熊本之夜」,端出特產草莓、不知火柑、海苔和清酒,以及利用熊本豐富食材製作的料理。熊本市長大西一史表示,台積電帶來的交通堵塞和地下水資源隱憂,當局正透過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涵養地下水來積極解決。

熊本市擁有豐富自然景觀,包括純淨的地下水源,以美味的農產品和酒類聞名,去年起又有台灣的台積電落腳,讓熊本成為日本的半導體重鎮。為了把這個美麗的地方介紹給更多人,熊本市長大西一史與熊本縣營業兼幸福部長熊本熊一同現身,宣傳熊本的魅力。駐日副代表周學佑受邀與會。

大西表示,2016年經歷規模7.3熊本地震,導致熊本城多處崩毀,他要感謝來自日本國內和海外的支援者,目前熊本城天守閣部分已經完成修復,其他修復工作也在持續推進,但推估全面修復還需要30年。儘管如此,熊本城陸續舉辦各種活動,包括去年期間限定打造人工雲海,讓遊客欣賞不同面貌的熊本城。

大西特別提到,受到台積電設廠影響,熊本市目前約有1000名台灣人,在過去2年增長約5倍,且預料未來還會持續增加。為了幫助外國人更順利地融入當地社區,熊本市政府舉辦了日本語教室,以及與當地居民的交流會,並積極進行環境建設,讓許多在熊本的外國居民都過上舒適的生活。

大西表示,半導體相關企業進駐確實帶來一些隱憂,像是交通堵塞情況加劇,以及可能影響豐富的地下水資源等,因此,建設道路網絡和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統成為當務之急。熊本市已經和熊本縣一起向國家提出請求,目前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正在快速推進。

他表示,具體來說,通過修建道路和高速公路,能夠將半導體相關產業區域到熊本港的通行時間縮短約1小時,原本需要90至95分鐘的路程,未來有望縮短至30分鐘左右。此外,JR電車的機能強化,以及熊本有軌電車的升級也在加速推動中。

大西特別為熊本的水資源感到驕傲,他表示,半導體工廠選擇落腳熊本的關鍵因素就是熊本的水資源。熊本市被稱為「水之都」,擁有豐富的地下水,「只要擰開水龍頭,流出來的就是礦泉水」。不僅是飲用水,還包括料理、洗澡,甚至廁所用水,整個城市都在用礦泉水。

他說,舉例來說,光是泡一次澡,使用的水折合價值大約有6萬日圓至7萬日圓,「可見這裡的生活有多奢侈」。全世界只有熊本市的自來水100%來自礦泉水級別的天然地下水,可以說是「世界第一的地下水都市」。

大西強調,即使現在有更多工廠進駐,熊本市也在與熊本縣和相關機構合作,透過造林、在稻田中蓄水以促進地下水滲透等方式,不斷涵養純淨的地下水,同時也會定期檢測水質和水量,保護珍貴的水資源。

周學佑表示,在全球島嶼面積排名中,九州島排名第41、台灣排名第42,兩者剛好相鄰,緣分很深。台積電進駐熊本之後,雙方往來更加密切。華航的高雄、熊本直航班機3日復飛,相信未來可以更深化雙方互動。

地下水 日本 熊本熊

延伸閱讀

英特爾禍不單行!技術慘輸台積電 還可能遭陸調查

川普真會對台積電(2330)課100%關稅? 肥羊提「兩影響」:頂多30%

川普祭關稅措施…分析:台半導體若受衝擊 美晶片價格恐漲59%

20萬獎金買台積電或006208?網卻1原因勸:投資0050更賺

相關新聞

因應川普貿易保護主義 中日韓將重開睽違5年經貿部長會議討論三國FTA

日本共同社報導,共同社14日從外交消息人士獲悉,日中韓三國正在協調3月29至30日在韓國首都首爾舉行經貿部長會議。而這次...

號稱地球上最聰明AI!馬斯克:18日推出全新聊天機器人Grok 3

彭博資訊報導,億萬富豪兼科技巨頭馬斯克15日宣布,旗下的人工智慧公司xAI即將推出最新一代AI聊天機器人Grok 3,並...

蘋果何時要將AI功能引進在中國的iPhone?據傳最快5月

蘋果公司正努力於今年中之前,讓在中國大陸的iPhone引進AI功能,加速這項需要調整軟體並大幅仰賴大陸合作夥伴的複雜任務...

賣的比車好!汽車大廠「自製香腸」年銷850萬根 還有零件編號

受到關稅、物價上漲、市場競爭等影響,福斯汽車(Volkswagen)2024年的銷量比2023年還低,但是旗下一項鮮為人知的產品銷量卻超越前年。

長期投資人必買!美國諮詢機構分析三大「買進台積電」理由

國外諮詢機構分析,台積電身居半導體產業價值鏈的關鍵位置、持續獲利於AI基礎設施開支,外加台積ADR的股票估值深具吸引力,...

川普戰略儲備計畫令投資人失望 比特幣價格續跌逾5%

比特幣價格10日續跌,因川普雖建立比特幣戰略儲備的計畫,但強調不會大舉買入加密幣,使幣圈投資人失望。根據Coin Met...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