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濕度僅剩8%!雙北乾爆創40年最低 網友哀號:一直被靜電

猜0056本季配息持平1.07元!存股哥:有超越00919成高股息殖利率之王的態勢

教育內卷/放手助兒圓太空夢 父難忘悲慘私中扼殺天賦

DeepSeek血洗AI股!道瓊點評「科技七雄」 這一家受惠最多

陸廠DeepSeek以低價打造出媲美ChatGPT的AI模型,打趴輝達(Nvidia)等一票概念股股價。圖/路透
陸廠DeepSeek以低價打造出媲美ChatGPT的AI模型,打趴輝達(Nvidia)等一票概念股股價。圖/路透

陸廠DeepSeek以低價打造出媲美ChatGPT的人工智慧(AI)模型,讓輝達(Nvidia)等概念股股價狂瀉。外界憂心先前砸下重金的「科技七雄」,可能落得一場空。但道瓊社分析,AI成本降低,未必會傷害科技巨擘,蘋果可能受惠最多,輝達也有望沾光,但亞馬遜的雲端業務或許會受創。

蘋果

蘋果在低成本的AI世界中受益最多,該公司在AI基礎設施與雲端資料中心的支出低於對手、模型研發也落後,近年來頻遭批評。如今看來蘋果對AI開支有所保留,也許反而是先見之明。

美國AI業者若能複製DeepSeek的最佳化技術,帶動更小、更有效率的AI模型崛起,有利蘋果和其他硬體公司。這代表用智慧手機或筆電來運作的更強大模型,有望提前問世。倘若大型語言模型能完全在iPhone上作業,將是蘋果利多,但大型雲端平台可能蒙受損失。

亞馬遜

DeepSeek的發展,雲端業者似乎最受衝擊。能在本地伺服器上運作的AI模型,也許會讓雲端公司的利潤縮水。亞馬遜是公用雲端的先鋒,該公司旗下的雲端運算部門AWS,至今仍是業界領袖,這對亞馬遜來說可能問題尤大。

然而,AI成本降低,也有助亞馬遜的零售電商業務,可提供更好的個人化建議。但投資人敲進亞馬遜股票,往往是看中雲端業務的的高成長與高利潤,不靠雲端運作的低價AI,是該公司的一大挑戰。

輝達

輝達是AI交易的最大贏家,DeepSeek的高效AI,倘若讓AI晶片從短缺轉為過剩,市場擔心Blackwell繪圖處理器(GPU),可能會從該公司的強項變成弱項。

但這個論點忽略了大局,效率增加、壓低AI成本,也正是輝達想要的,可以提高普及率、促成創新應用。許多科技高層因此在過去一周提到「傑文斯悖論」(Jevons paradox),即科技效率改善,通常會提高消費,而非降低開支。

特斯拉

DeepSeek也可望是特斯拉利多。摩根士丹利分析師瓊納斯說,AI從數位世界邁向實體世界之際,特斯拉不只是車廠,也是AI受益者。

專家說,特斯拉主要從事AI應用,開發AI的成本下滑,價值將從基礎模型開發商,轉向打造AI應用的公司。特斯拉基本上是垂直整合的軟體開發商,不會介意AI變便宜。

微軟、字母、Meta

這三家公司在AI軍備競賽的支出,僅次於亞馬遜,但他們可以過度花費,最終仍是贏家。

微軟AI助理Copilot,對許多人來說依舊太貴。AI成本結構降低,有望讓微軟能大砍收費,以加速普及、更快取得AI獲利。而字母和Meta的廣告業務也可因此受益。

DeepSeek

延伸閱讀

5年內若做不出賺錢電動車⋯ 福特CEO:我們未來市場會只剩北美

人形機器人今年量產可期!台廠搶占先機 關鍵供應商一次看

物流車卸完貨迴轉遭猛撞 特斯拉停路邊遭波及3人傷

車市今年整體市況「平中有淡」 商用、豪華車扮要角

相關新聞

因應川普貿易保護主義 中日韓將重開睽違5年經貿部長會議討論三國FTA

日本共同社報導,共同社14日從外交消息人士獲悉,日中韓三國正在協調3月29至30日在韓國首都首爾舉行經貿部長會議。而這次...

號稱地球上最聰明AI!馬斯克:18日推出全新聊天機器人Grok 3

彭博資訊報導,億萬富豪兼科技巨頭馬斯克15日宣布,旗下的人工智慧公司xAI即將推出最新一代AI聊天機器人Grok 3,並...

蘋果何時要將AI功能引進在中國的iPhone?據傳最快5月

蘋果公司正努力於今年中之前,讓在中國大陸的iPhone引進AI功能,加速這項需要調整軟體並大幅仰賴大陸合作夥伴的複雜任務...

川普施壓鮑爾 要Fed降息

美國聯準會(Fed)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昨決議利率維持在百分之四點二五至四點五不變、連二凍。美國總統川普隨後公...

賣的比車好!汽車大廠「自製香腸」年銷850萬根 還有零件編號

受到關稅、物價上漲、市場競爭等影響,福斯汽車(Volkswagen)2024年的銷量比2023年還低,但是旗下一項鮮為人知的產品銷量卻超越前年。

長期投資人必買!美國諮詢機構分析三大「買進台積電」理由

國外諮詢機構分析,台積電身居半導體產業價值鏈的關鍵位置、持續獲利於AI基礎設施開支,外加台積ADR的股票估值深具吸引力,...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