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濕度僅剩8%!雙北乾爆創40年最低 網友哀號:一直被靜電

猜0056本季配息持平1.07元!存股哥:有超越00919成高股息殖利率之王的態勢

教育內卷/放手助兒圓太空夢 父難忘悲慘私中扼殺天賦

川普回鍋…南韓風雨飄搖 僅「1產業」可受惠

川普重返白宮對南韓各大產業而言幾乎都弊大於利,但有一個產業倒是可望成為贏家。美聯社
川普重返白宮對南韓各大產業而言幾乎都弊大於利,但有一個產業倒是可望成為贏家。美聯社

川普接下美國總統大位後,市場旋即傳出南韓三星電子及LG電子,可能把部分家電生產線從墨西哥移至美國,動機或許出於關稅考量。從科技、電池到汽車,川普重返白宮對南韓主要產業而言幾乎都弊大於利,但有一個產業倒是可望成為贏家。

在川普透露考慮2月1日對從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口的商品課徵25%關稅之際,南韓媒體韓國經濟日報引述匿名業內消息人士說法報導,三星正考慮把烘衣機生產線,從旗下位於墨西哥的工廠移至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廠。LG據傳也評估遷移冰箱生產線,把這些生產線從墨西哥移至旗下位於田納西州、生產洗衣機和烘衣機的工廠。

三星生產基地遍布全球許多地區,該公司未證實報導內容,但強調計劃密切關注情勢並採取靈活對策。LG也表示,打算藉由調整生產方式及生產據點,就市況改變做出回應。

除了關稅問題,美國提供半導體公司補貼的晶片法不確定性也籠罩三星,同病相憐的還有南韓另一家科技巨擘SK海力士。美國已承諾分別提供三星和SK海力士64億及4.5億美元,協助這兩家公司投資美國。產業專家警告,儘管晶片法獲得美國兩黨支持表決通過,新川普政府的行政命令可能調整晶片法落實方式,補貼或許會受影響。

電池製造商也面臨類似憂慮,LG新能源和SK On等公司很依賴美國通膨削減法(IRA)的稅額減免來維持獲利,如果IRA被「閹割」,這些企業獲利可能承壓。南韓一些產業觀察家認為,美國不太可能徹底廢除IRA,但可能大幅調整電池公司領取補貼的資格要求。

事業可能面臨逆風的還有汽車業,川普競選美國總統時已暗示將撤回電動車聯邦命令,此舉可能導致南韓汽車製造商電動車出口減速,現代汽車集團拓展事業版圖可能面臨嚴峻挑戰。現代在美國的電動車市占率名列第二,僅次於特斯拉(Tesla)。

川普去年11月再次當選美國總統後,現代拔擢全球營運長穆諾茲(Jose Munoz)出任新執行長,是該公司50多年前成立以來首次任命外籍人士接下最高職位。外界認為,基於川普重返白宮後市況不確定性將日益升高,現代意外任命穆諾茲出任執行長,展現該公司做好萬全準備的決心。

相較之下,南韓造船業把川普再次掌權視為機會。川普去年11月當選美國總統後曾與南韓總統尹錫悅通話,表達對與南韓造船業者合作的興趣,尤其是軍艦生產、修理和保養領域。造船業觀察家指出,川普政府似乎渴望借重南韓專業知識,來解決美國海軍產能持續下降的問題。

由於川普可能計劃在第二任期強化美國海軍戰力,南韓造船股和國防承包商股票已成為投資首選。KB證券共同研究主管傑夫‧金(音譯)和金尚勳(音譯)建議,投資人布局策略應緊貼美國國防先進研究計畫署(DARPA)及馬斯克主導的計畫。

南韓 川普 美國

延伸閱讀

川普就職演說對陸態度溫和 卻簽署多項涉中行政命令

川普就職民眾兩樣情 鐵粉不畏嚴寒嗨挺、反對者憂心

鬆一口氣?川普上任首日未祭關稅 大陸股匯市隨即反應

億萬金童登大人!川普18歲兒「高富帥」邪笑引瘋狂 豪奢護膚之道曝光

相關新聞

因應川普貿易保護主義 中日韓將重開睽違5年經貿部長會議討論三國FTA

日本共同社報導,共同社14日從外交消息人士獲悉,日中韓三國正在協調3月29至30日在韓國首都首爾舉行經貿部長會議。而這次...

號稱地球上最聰明AI!馬斯克:18日推出全新聊天機器人Grok 3

彭博資訊報導,億萬富豪兼科技巨頭馬斯克15日宣布,旗下的人工智慧公司xAI即將推出最新一代AI聊天機器人Grok 3,並...

蘋果何時要將AI功能引進在中國的iPhone?據傳最快5月

蘋果公司正努力於今年中之前,讓在中國大陸的iPhone引進AI功能,加速這項需要調整軟體並大幅仰賴大陸合作夥伴的複雜任務...

不甩川普施壓降息!關稅政策恐釀通膨 聯準會利率按兵不動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今天在2025年首場政策會議上,宣布利率按兵不動,即便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

NVIDIA 暴跌後急發聲明:DeepSeek 的進展證明需要更多輝達晶片

輝達(NVIDIA)周一(27日)表示,中國大陸 AI 公司 DeepSeek 取得的進展,顯示出輝達晶片對大陸市場的可...

川普施壓鮑爾 要Fed降息

美國聯準會(Fed)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昨決議利率維持在百分之四點二五至四點五不變、連二凍。美國總統川普隨後公...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