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財富西升東落!亞太億萬富豪人數冠全球 台灣亞太排名出爐

亞太區是全球億萬富豪人數最多區域,擁有981名億萬富豪,全球占比近四成。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亞太區是全球億萬富豪人數最多區域,擁有981名億萬富豪,全球占比近四成。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全球財富正處於「西升東落」。瑞銀5日發布「2024億萬富豪」調查,揭露過去一年,美國富豪手握財富成長顯著,中國大陸放緩,台灣富豪財富穩健成長、人數占亞太有錢人5%。儘管財富正在流進美國,但亞太區仍然是全球億萬富豪人數最多區域,擁有981名億萬富豪,全球占比近四成。

其中,台灣受惠科技業浪潮,有錢人人數寫亞太第四多。報告揭露,2024年台灣億萬富豪的財富規模增至1,373億美元,新增1名億萬富豪、總人數增至47人寫亞太區中第四多,僅次中國大陸、印度與香港。

「2024億萬富豪」追蹤美、歐非中東與亞太地區超過2,500萬億萬富豪財富,「億萬富豪」指的是擁有超過10億美元資產的人士。調查發現,2015年到2024年,全球億萬富豪的總財富成長121%,從6.3兆美元增至14兆美元,遠超車MSCI AC World Index上揚73%;這期間,富豪人數數量成長一半以上,從1,757位增加至2,682位。2024年,共計有1,877名白手起家的億萬富豪,805名屬於跨代傳承。

亞太區中擁有981名億萬富豪,數量寫全球最高,占世界億萬富豪人數37%,其中印度與印尼以億萬富豪財富規模年成長逾四成,成為亞太雙星。中國大陸的億萬富豪則受到當地房地產價格下跌,財富大幅縮水兩成,降至1.4兆美元,富豪人數也年減93人降至427人,拖累整體亞太區財富年成長僅1.8%、億萬富豪人數年減38人。

相比亞太區,美國億萬富豪在2024年累積財富最多,成長超過四分之一至5.6兆美元、占全球比重超過四成,新增101位億萬富豪、增至835位,累積財富與新增億萬富豪人數都超車亞太區。

瑞銀解釋,主要有四大原因:第一,中國大陸房地產修正,第二,新冠疫情導致商業房地產市場動盪,以及第三,美國與歐洲自2022年開始升息,拖累房地產億萬富翁財富成長表現;第四,2020年開始,每15名億萬富豪,就有一位移居到新加坡、美國、瑞士等地,金融人士解讀,與亞太區政治風險動盪有關。

根據報告揭露,過去一年,亞太區金融服務是財富成長最快的行業,其次為科技成長7.8%。如果拉長十年,科技背景的億萬富豪成長速度是所有行業最快,從2015年的7,889億美元增加至2024年的2.4兆美元。

其中,最近新崛起的科技業億萬富豪財富,已經轉向來自生成式人工智慧(AI)浪潮、金融科技、機器人開發,瑞銀解釋,各國都在擴大投資提升競爭優勢,讓包括航太、國防與電動車相關技術先進事業受惠。

美國

延伸閱讀

馬斯克將上任政府效率部 OpenAI執行長掛保證「不會濫用職權」

陸報考研究所人數連兩年下降 學歷神話破滅

澳網/曹家宜亞太區外卡賽女雙奪冠 1月前進墨爾本公園

台灣主辦亞太區童軍多元與共融研討會推廣青年參與童軍

相關新聞

美股早盤/四大指數飆高!比特幣重回9萬美元 特斯拉強彈

儘管國際貨幣基金(IMF)大幅調降美國今年的成長展望,美股仍擺脫昨(21)日跌勢,22日早盤四大指數均飆升1%以上,比特...

川普無法解雇Fed主席 但有哪三招可把鮑爾晾一邊?

美國總統川普周一提高對聯準會(Fed)主席鮑爾的人身攻擊,不但發文侮辱他是「慢吞吞先生」、「大魯蛇」(looser,輸家...

川普再轟鮑爾 Fed獨立性遭疑 美股道指崩近千點 那指跌逾2.5%

由於美國總統川普加大對聯準會主席鮑爾的攻擊力度,引發人們對聯準會獨立性的質疑,而交易員沒有收到全球貿易談判有任何進展跡象...

川普關稅後 再盯上台灣!美商務部長:正試圖把晶片製造業奪回來

在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各國全面課徵對等關稅的隔天,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川普的戰略是提高國內工廠的生產能力,包含把半導體製造...

對等關稅在即道瓊跌逾300點!法興砍大盤目標 警告「AI溢價」消失

由於美國即將公布的對等關稅充滿不確定性,投資人對敲進風險資產持謹慎態度,美國股市1日早盤走跌,道瓊工業指數跌逾300點。

因應川普貿易保護主義 中日韓將重開睽違5年經貿部長會議討論三國FTA

日本共同社報導,共同社14日從外交消息人士獲悉,日中韓三國正在協調3月29至30日在韓國首都首爾舉行經貿部長會議。而這次...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